前卖萌装傻,好叫他意识到眼前这块地方适合作工厂选址。
没想到卖一顿萌,原来塞耶斯医生早就“出卖”了她。
不过也好,省去了黛菲娜绞尽脑汁想法子暗示父亲的功夫。
“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地段确实不错,”高里奥先生还真环视四周一圈,而后郑重开口,“不过菲娜,建工厂,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哎?”黛菲娜微微瞪大眼睛。
她自诩自己“勘察”到了一个好地段,却没料到……听父亲的意思,这是不合适。
“纺织业需要大量排污,”高里奥先生说,“假设真的把工厂设置在这里,毗邻河岸,确实适合工厂排污,但此地落座于维璃叶的上游,污水排进杜河里,居民吃水要怎么办?”
“啊……”
黛菲娜一愣,随即意识到确实如此。
按道理来讲,高里奥先生大可不必同黛菲娜如此细致讲解,因为一名十岁的姑娘不可能理解工厂选址的要求。
但高里奥先生向来对女儿有求必应,见她感兴趣,之前又听闻塞耶斯医生盛赞小女儿心思玲珑,就控制不住地多说了一些:“工厂选址其中可有大学问,不止是不能建在城市上游,这里还有农田树木,更是不适合动土。”
“为什么呀,爸爸?”
“一则要建厂,就得先铲除田地林地,多出清理土地的环节,就得多出一份钱。因而我觉得,还是选一处生土荒地更为合适;二则农田没了,当地人吃什么?咱们家是做粮食起家的,菲娜,我希望你记住这点,唯独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
高里奥先生说起这番话时自信笃定、滔滔不绝,他年近四旬,除却眼尾和一双大手带着些许皱纹外,完全是一副风姿勃发实业家的模样。
他靠粮食发家,提及农田,言语间底气十足:“工人们需要赚钱不假,但赚钱也是为了吃饱饭。有大革命在先,因而菲娜,农田是万万不可以动的。”
黛菲娜除却佩服的五体投地外,实在是不知道该作何想法。
父亲口中的“大革命”,自然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归根结底他是面粉商人,又历经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法国的多次政局动荡,因此对“粮食”的存在格外敏感。
一直以来,父亲就是父亲,虽然黛菲娜很爱他,但因为关系和睦、朝夕相处,距离太近,在黛菲娜心中爸爸就是个商人,反而忽略了高里奥先生身为一名白手起家的商人,有多少不凡的经历和能耐。
哪怕她有着二十一世纪的记忆,也得好好向父亲学习才是。
“那爸爸你觉得,”黛菲娜认真发问,“工厂应该建在哪里好呢?”
“菲娜有一点想的很好,”高里奥先生耐心解答,“你考虑到了交通方便。不过既然为了方便,何必不把工厂建在维璃叶城中,而要考虑郊外。”
“哎?”
黛菲娜怔了怔,而后思维终于转过弯来。
确实是在城内更合适。
她这反而是被穿越前的记忆误导了——百年后的世界已然不再需要工业拉动内需,而大量工厂造成的污染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因而各个城市才纷纷将工业搬到了远离市区的郊区。
但在十九世纪,城市却不是这么发展的,眼下的社会生产力,还远达不到考虑环境的地步。
因而若是真的为维璃叶这座山区小城发展考虑,反而是将工厂建在市区内更为方便划算。
黛菲娜顿时陷入沉思。
高里奥先生瞧着自家女儿一本正经思索的模样,就觉得又欣慰又好笑。
有时候当父亲不止一次在想,若是两个女儿的性格能中和一下就好了:安娜丝黛西性子跳脱,没心没肺;黛菲娜细心归细心,可小小年纪,想的未免有点太多。
“我倒是想知道,”高里奥先生开口,“菲娜怎么突然对工厂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