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出钱给一个叫木远的导演,拍过一部名叫《风筝飞了》的电影?”
唐湖刚要点头,突然想到什么,视线一沉:“这是两三年前的片子,虽然拿过银熊,但国内初审就给毙了……”
“就是没在国内上映惹的麻烦。”Kay在白板写下“投资”二字,意味深长地望向她,“我查过,《风筝》备案的出品人不是你,是图南影视的法人代表赵昊,而且当年所有正面负丨面的争论都是冲导演去的……但这次有人把你翻出来,说其实是你出资让木远拍了这样一部片子,故意拿到国外参奖。”
“啧。”
唐湖划拉两下平板,屏幕跳出来一张网页剪切报,背景似乎是豆瓣酱的某个文学小组。
【木远就是封杀以后逼格才被你组抬上去的,《风筝飞了》这中烂片怎么还有人吹呢?通篇都在地域黑xxx,这个玩意还是唐湖出钱,她就是存心给境外递刀子!】
【片子我看过啊,导演说过是现实中哪个地方吗?】
【出品人是唐湖?我怎么记得是赵昊啊,乔乐仪工作室那个。】
【赵昊纯属替人背锅了。】
【我明白楼主的意思,杜甫写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肯定因为收了安禄山的黑钱,成天揪着一点社会阴暗面不放,试图破坏我大唐的安定和谐。】
【卧槽,有才。】
【啊哈哈哈哈!+1】
【一个拍破电影的还有资格和杜甫比了???】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你拍这个电影有什么目的,你哪个单位的,谁让你拍的?”
楼主先通过自问自答找出答案,“都是唐湖让他拍的”,随后借题发挥到“木远这玩意有什么资格同诗圣比较”,将二人彻底批判一番。
当然,最初提到杜甫的那位回帖同志肯定不认为《风筝飞了》比《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艺术价值高,但楼主揪住这点不放,也不是身为杜甫铁粉感到愤怒——只是想搬出一块不容反驳的金字招牌给自己挡枪罢了。
换个环境,这中人搞不好还得跑懂乎批判杜甫对有钱人进行道德绑架。
“……就这?”
唐湖翻了几页,味同嚼蜡:“热度也不是很高嘛。”
Kay:“因为对方一开始就选错阵地了——掰扯这些不该去豆瓣电影组,那里面都是阅片无数的文艺老愤青,成天就知道看完禁片抒发一些愤世嫉俗的感想……他们应该先去微博炒话题,那儿没接受过社会毒打的学生多。”
唐湖:“……”
所以你到底是谁的危机公关啊喂。
Kay轻咳一声拉回话题:“这个帖子是Robert离职第二天出现的,热度不高,却被很多不相干的账号反复转载,基本可以视作有幕后推手……如果讨论度蔓延开,你的麻烦大了。”
多年职业经验告诉她必须迅速解决,幸好流量大的几个网站不方便重炒冷饭,估计幕后人还在琢磨如何更不着痕迹地用这招判死唐湖。
Kay介绍过原委,微微绷着唇角问:“老板,您觉得呢?”
白海波压了一上午的火气终于爆发:“放他娘的狗屁!”
Kay:“……”
唐湖扭头跟她说:“看见没,咱们老板真是一位性情中人。”
Kay:“…………”
性情中人白海波直拍桌子:“一天天吵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影送审的时候我帮忙找过关系,虽然没成吧,多少也知道讲的是什么……拍个女同志受压迫的电影叫递刀子,整两部《最美娘道》就光荣了吗?这是历史的倒退!是空出一块阵地让别人去占领!我年轻的时候……”
《风筝飞了》烂不烂不是重点,但反对者批判它,到底是因为电影不好,还是因为电影……不正确?
若说内容烂,难道青涩的创作者没有表达资格,非得混成大文豪才有机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