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苏峰给林如海添了一盏自己从北边带来的西域茶业,说到。
“这薛家怎么能拿到贡茶的生意?我还以为他们在江南,做不得了。”
其中关节林如海清楚得很,倒也不用去打听了,毕竟薛家两世都用的是这个法子,当下虽然没几个人知晓个中关节,但活了两辈子的林如海心中有数,与苏峰解释到。
“他们家花了大力气,为义忠亲王寻了一副好棺木,人生在世,末了都极为在意这身后事。薛家这般讨巧得了欢心,要什么拿不到?”
苏峰一听,心中不平,他们在北边杀敌护国,不知有多少战士死在了北疆,能有块草席裹尸便不错了。这京中的贵人们啊,生怕自己死后趟的东西不够金贵,只听他冷笑道。
“原来如此,只是也不知老千岁,可有福气用得。”
林如海想着,自己这亲家倒是也不曾说错,义忠亲王确实没这般福分趟在这棺木里,这一副板材,最后被宁国府的长孙媳用了。
若论那长孙媳的出生,倒也算是用在了自家人身上。
这个年贾敏过得极累,倒不如在姑苏惬意,她作为命妇,年间总得跟着丈夫入宫朝见,参加祭奠,又要预备各家节礼,连孩子们的功课都无暇顾及。
万幸这年平平安安的过了,有好几家的夫人便被这一个年给折腾病了,荣国府的王夫人也不例外,贾珠年后就要下场,王夫人几头顾着,自然累病了。
过了年,宫中总算舍得下了任命,林如海照旧回姑苏去做自己的知府。早几年他当知府就是破格擢升,如今不升他的官也是情有可原,况且那可是江南地界的知府老爷。
当下朝中除了京官,却也没有哪处再比得过江南了。
苏峰述职之后北上的行程却是比林如海要早一些,林家一家人将他送到了北城门口。
“与君一别,恐怕又要几年才得见,枉我这么些年,不过就担着个父亲的名分而已。”
苏将军再度向林如海致谢,也对自己不能尽为人父之责深感歉意,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博个更高的位置,让女儿也得些荣光。
又对林如海道。
“我家中之事,会尽早处置了,倒是牵累了林大人的名声。”
林如海对此倒是不在意,毕竟苏峰还知晓与女儿讨回公道,虽然迟了,但也比他前世只做了个幽魂,眼睁睁看着女儿病死,什么都做不了。
林如海也对苏峰做了个揖。
“苏将军此去,要愈发珍重才是。虚名而已,将军不必介怀。”
苏峰北上之后三日,林如海一家也启程上路,回到了熟悉的苏州,继续当自己的苏州知府。
而后几年,朝廷之中愈发暗潮汹涌,唯有江南偏安一隅。毕竟大家都指着江南富庶之地赚银子,出米粮,自然不会轻易动他。
林如海有一个三年期满,朝廷甚至直接下来了旨意,要他不必进京述职,连任苏州知府,再往后局势却越发紧张了。
一直跟在林如海身边的胡师爷有些沉不住气了,他这几年日子过得不错,家中连着添了一儿一女。
“大人,咱们久居姑苏,京中这一次可会翻了天去?”胡师爷说到。
林如海却对京中之事半点不放在心上,把今日的公文收了,堆在一旁。
“圣上还好好的,你愁些什么,且将各县今日春耕之事督促了,这些事情,不是你我该操心的。”
胡师爷又建议:“此乃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人也当有所建树才是。”
林如海把砚台一盖,于胡师爷玩笑道。“师爷,你瞧你家大人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也不能带兵救驾。如今也只能把田地种好了,今年既是有兵乱,北边的百姓恐怕不能安心种米粮。”
胡师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