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太厌烦。洪涛这边也不烦说话多的,他本身就是一个碎嘴子,如果不是因为他比较忌讳和陌生人深聊,他早就冲上去跟着一块儿侃大山去了。
其实听几个侃爷在一起瞎嘚啵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那位大背头供销科长就聊出一些洪涛还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就在七月初,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几个规定一出台,就意味着以后国营单位再也不全是铁饭碗了,退休、养老之类的问题很快就要推向社会,而保险这个后世里都烂大街的名字也要浮出水面了。从这时候开始,改革开放才算是从根本上要触动这个社会的神经了,几乎所有人,都会在一夜之间发现,原来单位、国家都不再是自己百分百的依赖。
这时候有人会茫然无措,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被抛弃了;有人会惊慌,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往那儿迈;有人会擦干眼泪然后一头冲向黑暗里,有没有光明也得走过才知道;还有人会欣喜异常,因为原本他们已经被抛弃过了,现在反而成了优势,不仅占了先机,还更适应这个变革的年代。
不过随着这些规定的颁布,还会出现两个意义截然不同又有些联系的新词儿,下岗、下海!
下岗,很好理解,就是单位不用你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除非你犯了什么重大的错误,否则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是不能随意开除员工的。但是现在不是了,有新规定了,单位觉着你没用,就可以辞退你或者不和你续签劳动合同,那你就失业了。
下海,这个词儿就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除了沿海地区城市之外,内陆一样可以下海,这里的海,指的不是大海,而是商海,也就是市场经济这个大海,说白了吧,就是放弃本职工作,放弃铁饭碗,自己去做买卖。
要说第一次下海潮,应该还要早一些,大概是1984年,那一年中国正式宣布要进行经济改革了,有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京城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也就在这一年,一部分知识分子率先跳下了海,他们用开公司的方式,试图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从而把知识转化成钱,王石、柳传志、张瑞敏等等一大批企业家,就是从那时崛起的。
第二次下海潮大概就是从86年底到87年了,随着合同制、辞退制这些新制度的出现,很多职工也意识到了上班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一些胆子大的也开始往海里跳了。
第三次下海潮就要等著名的南巡讲话之后了,那一次的规模最大,各行各业都像下饺子一样的跳海,而且单位还支持,从普通工人到大学教授,都试图到海里去试试自己的水性。当年流行着这一句话,叫做“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未开张”,生动的形容了当时国人对做生意的热情。
在九十年代初期,如果单从经济收入上来算,也有一句话来形容,“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那时起突然蹦出来一个名词,叫做脑体倒挂,结果搞得很多科研人员不得不放弃自己专业和研究项目,也得去抢着卖茶叶蛋,那些搞基础科学研究的就更惨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原本比较纯洁的社会快速的被侵蚀了,钱!这个字一夜间变得几乎无处不在,刚刚从一辈子无忧无虑的天堂被打到地面上的老百姓突然发现,他们身上原来那么多美德,比如诚实、勇敢、善良、信誉、人格、理想、抱负等等,全都没用了,一点儿用都没有了,有些反而成了你挣钱的阻碍。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可惜的是,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