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遇刺一事闹得京城人心惶惶,各官员纷纷夹着尾巴做人,就连最知名的?那些纨绔也被长辈拘在家里,生怕在外面在闹出什么事让他?们家成了出头的?椽子。
皇帝那日大发雷霆,将调查之事交给了聂磐之后,每日上朝都是?沉着张脸,朝臣们见?状一些小事都不敢上奏,恨不得自己成为一个隐形人。
直到聂磐查明了刺杀的?背后真凶,上禀皇帝之后,文武百官听着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可思议。
只因最后调查出来的?结果,是?一个跟太子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官,礼部员外郎,袁弘。
而这?件事,查到底,竟还跟两年前被太子害死?的?孟大儒孟开鸿有关。
武将还好,文臣听闻此?事,心里都忍不住咯噔一声。
当年孟大儒德高望重,名满天下,天下学子无有不敬他?仰他?者,只可惜两年前他?不知因何得罪了太子,被太子逼死?在大狱之中。
一代?大儒,死?无其所,怎能不让天下学子唏嘘慨叹?
可太子是?国?之储君,是?皇帝唯一的?子嗣,文人们就算再痛恨他?,也不可能真的?把她怎么样。皇帝狠下心把太子下放到江南两年思过,虽说明白人都知道这?哪算是?思过,这?不过是?陛下借机让太子养养身子罢了,但对天下文人来说,也算是?一个解释了。
如今殿下回京,文人们虽说看她不顺眼,但都默契地选择装聋作哑,不再提此?事,毕竟一个是?已经死?去的?大儒,一个是?一国?储君,国?之根基。那些文人们虽说可能迂腐了些,但还是?明白是?非的?,孰重孰轻,也不必多言。
原本他?们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便?可,可谁曾想这?次又出了这?么一件事!
袁弘当年已过而立,却还是?屡试不中,就在他?灰心意冷之际,他?遇到了孟大儒,在孟大儒的?几番点拨之下如拨云见?雾,当即茅塞顿开,中得了当年的?贡士,并在后续的?殿试中,因着有孟大儒指点过得经历在,得入二甲之列。
也就是?说,袁弘的?仕途之路,是?全?靠孟大儒才能走?得如此?平坦。
当年孟大儒身陨,袁弘惊惧过度,当即晕死?在官府中。后来得知孟开鸿是?被太子害死?,更?是?大吼让太子给一个交代?,全?然不顾自己身家性命。
后来太子离京两年,京城诸人还以?为袁弘缓了过来,也就没有太过注意。谁曾想他?竟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刺杀太子!
天下文人学子此?刻不由陷入沉默,更?甚者还有对袁弘行?为进行?激烈批判指责。
何为君?何为臣?
太子为君,孟开鸿为臣。当年太子杀害孟大儒,皇帝虽说给了天下文人一个交代?,但要细数下来,太子其实是?无过的?。
因为太子并非枉杀无辜,而是?给孟开鸿安上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虽然这?个罪名在天下人看来很是?可笑,但太子既言,皇帝未反对,就算这?罪名再荒谬,天下人再不信,可未来写在史书上的?,仍旧是?不可更?改的?这?么一句话。
——除非后世有皇帝会为他?平反。
但如今看来,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太子可杀孟开鸿,因为她是?君;可孟开鸿的?学生后人却不能动太子,因为他?们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臣要弑君,却是?谋逆,是?大不敬,是?会被后人唾骂千年的?!
袁弘此?举,不仅是?不顾他?自己的?性命,更?是?将朝堂上下甚至天下学子中受过孟开鸿恩惠的?人都卷入到这?个漩涡中。
而受过他?恩惠之人,又何止上百之数?
甚至有一些心思敏感之人越想越心惊,忍不住猜测这?场刺杀到底是?不是?皇家那对父子自导自演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