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小姨娘的讲述陈昕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姨娘虽然排行老十,但上面九个里面,有五个是早早就夭折了的,所以和小姨娘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就四个,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
但在小姨娘很小的时候,家乡突然遭逢罕见的水灾,房屋田地全部被冲没了不说,她的母亲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也都死于了水灾。
这场变故对杜中淮来说打击深大,后来眼见老家是没法待了,杜中淮便厚着脸皮向自己老师借了些盘缠,带着小女儿十娘来到了京城谋生。
得亏杜中淮是学医的,找份差事还是相对容易,恰好当时楚和堂需要几名坐诊郎中,杜中淮闻讯后便赶过去试了一下,没想到还真被录用了。
自那以后,杜中淮便靠着自己扎实过人的医术,慢慢的在京城楚和堂里稳住了根基打响了名号,并且从过去的“郎中”一直晋升到了现在的“神医”,说起来也是相当的励志。
陈昕听完之后心中不禁暗暗唏嘘:“对不起啊小姨娘,提起了你的伤心事......”
小姨娘摇了摇头,微笑道:“没事,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么多年我早就看开了。”
这时,外面的丫鬟说话了:“公子,夫人,马上就到静学斋了。”
“知道了。”小姨娘回了一声。
片刻后,马车就停住了,陈昕下车一看,眼前是一家很高档的文房用具铺子,名为静学斋。
小姨娘下车来到陈昕身边,道:“进去吧,小昕。”
陈昕点点头,带着添岁一起跟着小姨娘进入了静学斋。
静学斋里很大很宽敞,各种档次价位的文房用具都有售卖,书箱和箱笼也专门设立了一块区域供学子们挑选。
小姨娘陪着陈昕率先来到了书箱的区域,示意陈昕挑个自己喜欢的。
陈昕简单扫了一眼,指着一个看起来很轻便的藤制箱笼道:“小姨娘,这个就不错,背起来也轻,添岁不会那么吃力。”
添岁一听这话,心中便暗暗感激起了公子。
要知道京城很多富贵公子家的书童背的书箱多是木质的,本身就大又很重,再装上书和文房用具的话就更重了,没把子力气的根本就搞不定。
“小昕,这个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小姨娘其实是想说寒酸。
陈昕笑了笑,指着远处一个看起来就很上档次且分量很重的书箱道:“小姨娘,其实我也觉得那款好看,可咱们也考虑添岁的身体条件啊,他就这么个小身板,哪背得动呢?所以我觉得还是这个适合他。”
小姨娘不禁看向了添岁,添岁顿时有些自惭形秽,低下了头。
最终,小姨娘还是听从了陈昕的意见,叫来伙计取来箱笼,让添岁背上试了试。
正试着,忽然就有一个男声从后面传来:“咦?这不是平远大将军家的那位纨绔小将军吗?真是稀奇,居然能在静学斋这种地方见到他。”
紧接着,又有另外一个男声道:“是啊,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我以为他除了知道去青楼和赌坊之外,别的地方都不会去了呢。”
“哈哈哈哈......”
一唱一和过后,二人便发出了嘲弄的笑声。
陈昕回头一看,发笑的是两名衣着光鲜的富贵公子,他们手中都握着一把折扇,身后各自都跟了一名小厮,垂首恭敬。
“添岁,这两个家伙谁呀?我之前认识的吗?”陈昕转脸就问添岁,毫不在意这话被他们听见。
两人还不知道陈昕“失忆”的事,以为陈昕这是故意在无视他们,顿时二人脸上就有了一丝恼色。
小姨娘虽不认识这二人,但她一看就知道此二人的家世背景不一般,否则的话,绝不敢公然用这样的语气同平远大将军的儿子说话。
添岁马上低声道:“公子,左边那个是户部尚书家的公子李瀚与,右边那个是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