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五成的,不合格,贬官,低于三成的,罢官去职。
其五,读书人在担任蒙学先生期间,可以参加朝廷科考。满五年,免乡试,满十年,免解试,满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可入仕。
赵祯在旨意里将以上五点,写的很详细,明发天下。
民间百姓们知道了此事以后,第一反应并不是激动,而是质疑。
他们质疑官家是不是疯了。
读书在大宋也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官家推行蒙学,并且承担了蒙童们在读书的时候的大部分费用,所要花费的钱财,是一个庞大到难以估量的数字。
有百姓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发现他每年缴纳的赋税,还不足朝廷花费在他家儿子读书上面的一半。
如此赔本的买卖?
官家也能干?
朝廷也能干?
满朝文武能同意?
面对百姓们的疑惑,朝廷的回应很简单。
用实际行动告诉百姓。
官家能干。
朝廷能干。
满朝文武不敢不同意。
随着赵祯的旨意传达到了地方以后,地方官府立马召集了工匠,开始在各县、乡、村,营造起了蒙学屋舍。
因为此前吕夷简三人已经做了准备工作,一应的钱财也划拨到了各地的一字交子铺分铺内。
各地官府在拿到了赵祯的旨意以后,立马开始行动。
拿朝廷的钱做好事、捞名声、捞政绩,没几个不愿意的。
就算有哪些脑子有病,跟朝廷对着干的,在看到了赵祯给予他们的秘旨以后,也快速的行动了起来。
赵祯没有在明发天下的旨意中,强迫蒙童们入学读书,但是在给官员们的秘旨中,态度却格外强硬。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就算放下了架子,亲自跑到百姓家里去给朕请,也得将蒙童纳入到蒙学当中。入学率不过关的,这辈子也别想升官,朕说的!
拖延不办的
,或者跟朝廷对着干的,就等死吧。
罢官去职,只是对百姓的说法,朕会真的让你们这些不帮朕办事的人,安安稳稳的离开?
……
如此强硬的话,放在以前,赵祯若是敢说出来,地方官员一定会闹起来,鼓动着读书人跟赵祯作对。
可现在,他们却只能遵从赵祯的命令。
赵祯许下了重金、许下了同进士出身的身份,收买了天下过半数的读书人。
他们想鼓动着读书人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想要勾结地方豪强一起闹事,也不可能。
因为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地方豪强家、或者富户家里。
他们考不上进士的,仕途无望,只能在乡间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如今朝廷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出仕的机会,他们还不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地方豪强和富户,一个个恨不得将家中那些考不上进士的读书人全部塞进蒙学去,那会陪着地方官们闹事。
除非脑子被驴踢了。
至于朝廷规定的十五年,没有人会在意。
每年科考的时候,四五十岁的考生比比皆是。
他们为了参加科考,为了做官,可以耽误二三十年,甚至耽误一辈子。
区区十五年算什么?
地方豪强和富户家中,谁家没三五个子弟?
只要有一个能混出官身,那就是血赚。
在士农工商阶级鲜明的时代,官绝对居于食物链的顶端。
地方豪强和富户对官位的向往,远超于一切。
赵祯一招釜底抽薪,将地方官能依赖的东西,抽了个干干净净。
地方官非但不能依赖着读书人跟朝廷作对,还得在读书人们的监督下,快速的办起蒙学。
如此一来,地方官做事的效率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