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戛纳是个旅游的好去处,蓝天、白云、沙滩、游艇,还有穿着比基尼的法国美女,构成了属于戛纳的独特的风景线。 要是再加上电影节,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明星、导演、电影公司,这道风景线就更加的靓丽。
虽然从80年代开始,欧洲的电影市场开始被好莱坞一个个攻陷,到了90年代更是败得一塌糊涂,但自诩比粗鄙的美国人有着更深厚的历史和传统的欧洲人并不怎么服气,所以高举人文和艺术作为最后一面旗帜自说自话,其他的一概无视,宛如将脑袋埋进沙堆里的鸵鸟。
所以,这最后一面旗帜也不能阻止戛纳电影节的商业化,这倒不是说戛纳开始偏好商业电影,对高举艺术旗帜的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不过戛纳越来越像一个大型的电影交易市场,如果说六、七十年代,欧洲三大电影节只是让导演、演员扬名,那么现在已经转移到让更多的参展电影找到买家上面了。
之前说过,独立电影想要发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好莱坞每年出产的独立电影无数,但能成功上映的十不足一,所以圣丹斯电影节才应运而生。然后戛纳也有样学样的开始将自己打造成电影交易平台,作为资历最老的电影节之一,戛纳的号召力本来就高出圣丹斯一大截,加上涉猎的范围更广,世界各地的电影都可以来参展,然后寻找愿意接手的发行商。
圣丹斯虽然也接受北美以外的电影,但主要还是针对北美电影,所以进行整改后的戛纳电影节依然广受追捧,更何况,金棕榈在所有电影节中也算是最有分量的奖项。
当然,想要拿到的话,还是那些所谓的艺术性高的电影才有可能,比如——
“最佳导演的得主是,乔尔?科恩、大卫?林奇!”随着颁奖嘉宾的声音,哗然声四起,居然是双黄蛋!
不过掌声跟着响了起来,而且很热烈,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比那些商业化的电影奖项高出许多,所以戛纳电影节的半年奖典礼上,向来没有什么歌舞表演,于是为获奖者鼓掌就成了最热闹的环节。
娜奥米也在鼓掌,激动的鼓掌,不仅仅是为了大卫?林奇,也为自己接拍的这部电影,《穆赫兰道》。
这部电影在戛纳一经上映,立即就获得了无数的好评,不少影评人都将其称之为杰作,欧洲的媒体更是将其称之为今年夏天最好的美国电影。
“无处不在的暗示,充满隐喻的细节,变幻不定的人物,难以看出又相互呼应的故事,让人仿佛置身梦境,”这是法国《费加罗报》上一篇文章的描写。
除此之外,他们对担任女主角的娜奥米大肆夸奖,说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戏,总之,这个贝蒂和戴恩的综合体可能是今年目前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
欧洲的电影人就喜欢这个调调,仿佛只有理解起来很费力的电影,才拥有真正的艺术。
不提这个,总之,娜奥米凭借《穆赫兰道》在戛纳电影节上收获了很高的口碑,可惜的是,最佳女主角终究还是颁发给了法国资深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
娜奥米虽然感到遗憾,但也不是无法接受,更何况她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而是在这几天在戛纳看到了好几次的身影。
想到这里,她不由抬起头往四周看了看,似乎想要将他找出来,但会场这么多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找到,再说了,他没有作品参展,还不知道能不能参加颁奖典礼。
她本来就不平静的心再次变得有些紊乱,事实上那天盖伦来过公寓之后,娜奥米的心就开始乱了起来。尽管她再三告诉自己,事情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好在意的了,但心里却隐隐认可了盖伦的说法,在没有充分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做这种决定无论对谁都是不公平的。
这个世界没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