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这过继哪能是同门里能过继的。同门里没有过继一说,只有受教。祝九姑娘本就是三房门里的庶出姑娘,即便进了云夫人主院,那也受教的庶出姑娘。”于妈妈在旁提醒着。
听这话,祝王氏也就不吭声了。
老祖宗知晓她一时应不下来,“前些日子宫里来了书信,太后福寿,明年的诰命封赏在三月。你如今膝下儿女不全,即便太后有意也说不过,到底是祝家主母夫人,封赏便是三品诰命。”
“老祖宗,这事儿可当真?”祝王氏乃是王氏一族,与惠氏一族本就是皇亲外戚部族。
只是两族的人在朝中一文一武,自古文武相佐却不相合。
王氏一族最为看重名誉荣耀,祝王氏当年嫁入祝家西院二房而不是长房,这本就让祝王氏母族颇有不满。
这些年为了让母族看重她,私底下没少走动,该打点的一点儿都没少。
西院二老爷是为官三品,可如今都到了三品了,她都没能挣个诰命。
着实让人心急不已!
再者,因不是长房主母,往宫里走动来往之事均是由长房主母操劳,如此一来便没了路子。
祝惠氏虽是长房主母,但这南院长房老爷乃是经商的,自是与诰命无缘。
虽如此,可南院大老爷掌的是整个祝家的经商又是皇商老爷。
祝王氏与祝惠氏同样为贵女出身,可一个是长房一个是二房,光论长幼便是差别。
老祖宗接过于妈妈递来的茶水抿上了一口,半响后说道:“若非当真,我又岂会与你提起此事”
对祝王氏而言,祝家的再金贵的顶天儿的物件入不了她的眼,她在母族时甚样的物件没见过?
如今得了老祖宗的话,祝九过继一事自是应了下来。
“祝九那丫头我先前见过一回,是个好丫头。模样水灵又是个顾惜同胞之情的,我上回瞧见倒喜欢几分。”祝王氏说着站起身,稍稍屈礼:“既是如此,那孙媳便回去交代声,待过了冬阳宴便操办过继一事,一会回了院子孙媳立即捎书信去母族。”
说完这话,祝王氏便离了去,而姑姑们也跟着出了祝堂院,将备上的物件一并送去西院二房。
待人一走,于妈妈眼里含着笑意:“想来前几日老奴不长眼色,早该劝了话也好让祝九姑娘少受些皮肉之苦。”
正说着,看老祖宗起了身连忙上前扶着。
“她该受着的少不了。”老祖宗说着人往外去,这会儿要去祠堂,亲自题名上玉碟。
出了祝堂院,老祖宗又提及了祝惠氏:“祝惠氏那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日后祝家掌家之事若交到她手里,怕是要毁了祝家。”
听她这话,于妈妈接话道:“老祖宗且宽心,西院二夫人瞧着没正行,人却是稳重。如今添了祝九姑娘去她膝下,既是避开了祝惠氏又是帮衬了她。今日过继之事,在日后稍稍提点祝九姑娘一二,姑娘便能明白老祖宗的心思。”
老祖宗这般要给祝九姑娘身份,也是瞧着姑娘聪慧。
祝家门里各院不和心思各异,如今老祖宗也是上了年纪迟早是要撒手。只怕是撒手之后祝家成了一盘散沙,这祝家近百年来的荣华怕是要一步步没落了。
如此,总得有个人来搅合搅合祝家的一潭死水。
“她若能明白是再好不过,要不然受一顿家法也是白受了。”老祖宗说着,不觉心里叹息,祝家嫡出姑娘们不少,却没一个能成事的。
到底是为嫡出安逸,平日里光是想着吃穿用度样样攀比,争的都是些徒有虚表的里子面子。
倘若有一个成事的,她自是不会这般费心提点一个庶出丫头。
瞧着那丫头聪慧,心里有所谋,可偏生为的是过了身的姨娘与胞姐,真是不打不成才。
祝王氏回了院子,写了书信着人快马加鞭送回母族。
她膝下过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