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娃拎着两串麻雀回了家,有峰还显摆地见人就说:“烤麻雀,吃肉肉,香!”一路上引起多少孩子羡慕的眼光。
回到家后,家里的几个女人看到娃们拎了这么多麻雀回家,有点惊讶。捉麻雀是个很要耐心的事儿,小娃们没什么耐心,捉个一两只就觉得没意思了。有峰抢着告诉奶奶:“家家说要给我们烤麻雀吃,可香可香了。”
小雨把麻雀褪去毛和皮,剪开肚子,清理好内脏,洗得干干净净。这一串动作是做的行云流水,利利索索。
张秀英看得啧啧称赞:“小雨做活儿可真是利索,这么小的雀儿,收拾的齐整,我老婆子也收拾不了这么快,这么好。” 三个儿媳妇儿连连点头,兰香却觉得很是心酸,心想:这孩子真是吃了不少苦,肯定是在外面没吃没喝,不得不逮着麻雀充饥,才练出这个手艺。
这年头,家家都没有什么调味料。小雨找张秀英要了一点酒和黄豆大酱,给每个麻雀里外抹上了一些。又把家里的大蒜捣了几头,细心地涂抹在麻雀身上,既然没有调味料,做个蒜香麻雀吧。她问了问家里人的口味,从屋檐下挂着的红辣椒里拽下一个,碾成粉末,分出一半麻雀,撒在上面。
几个小娃饶有兴趣地围着小雨,看着她忙乎。小雨又指挥几个小娃捡来一把木棍,用小刀削成合适的粗细,洗刷干净。
做晚饭的时候,麻雀也腌得差不多了。小雨在木棍上穿上麻雀,伸到灶膛中去烤。烤麻雀,除了调味,重要的还要掌握火候,这一点,小雨经验老到。
她穿越前在饭店当了学徒,打了两年工。虽说手艺比不上大厨,可是也颇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招牌菜。在那时候,麻雀真是鸟枪换炮的典型,从四害之一摇身变成国家保护动物,饭店可不敢用麻雀做菜。可是鹌鹑就没那么好运了,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烤鹌鹑就是小雨的一个拿手菜,她烤过的鹌鹑,没有上万,也有几千只了。
小雨不断的翻腾着木棍,烤麻雀的香气从炉膛中飘出,有峰和春妮的口水已经流出嘴角了。
“呦,院子里就闻到香味了,今天吃啥,这么香!”陆陆续续回家的放学娃和男人们一进院门,都奔着灶间来了。
兰香看到杜建国进了屋,赶紧把他拉在一边,悄悄问他:“小雨的事儿,书记和大队长咋说?”
建国摘下棉帽子,搓了搓手,说:“书记说放在大队部肯定不行,没人管孩子,让咱们先带着。他们先去派出所问问有没有家里丢孩子的。要是我们不想养,也给他们个准信儿,他们可以先帮着安排一个能临时养孩子的人家。”
小雨把二十几只麻雀都烤好后,放在大盖帘上端上炕桌。
大家伙儿一看,嗬!烤好的麻雀色泽焦黄油亮,又因辣椒粉和黄豆大酱增色不少,香气四溢,肉香中还夹杂着淡淡的蒜香,闻上去就让人食指大动。
孩子们使劲地吸着鼻子,想多吸点香味。眼巴巴地看着,就等着奶奶的一声号令。
红薯饼和苞米面糊糊也端上桌后,终于开吃了。
饭桌上的每个人都分了一只麻雀,大人的是沾着辣椒粉的。吃起来香辣可口,很是够味。
麻雀的肉质嫩滑,烤的是又焦又酥,真是外焦里嫩,味道好极了。谁也不舍得大口吃,都是小口小口地砸吧着味道。
刘秀英忍不住称赞道:“小雨这手艺,真是没得说。”
杜建昌也跟着说:“我还没想到过,麻雀能这么好吃呢。”
饭桌上人人点头,纷纷赞同。
可是麻雀太小了,就是小口地吃,不一会儿也吃完了。刘秀英又把剩下的几只麻雀给孩子们分了。孩子们吃的高兴,纷纷表示明天一定再去捉更多的麻雀。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再捉麻雀就不容易了。
从他们几个拎着两串麻雀回村开始,在御虎村的孩子们中间,兴起一股捉麻雀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