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孩子们学习没地方。
初中有住宿的地方,但是条件挺简陋的,学校会发一点点的补助,但每个月还需要学生自己往食堂交粮食,往学校交学费,一般穷人家其实负担不起这样的开支,也就现在风气稍微好些许了,镇上的工作岗位多,读了高中出来,混个临时工都比较容易些,大家才愿意将孩子往上供。
即便如此吧,顾家村小学一个年级三十几个人,考上的是个,但最后决定到镇上来上初中的也就八个人,其中就顾珊珊和顾三壮的表姐柳婷婷两个女孩子。
何泰跟李爱兰对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挺无奈的,但是他们并不是刘晓琪的爸爸刘老师,还兼管着学校的一些事物,相当于隐形校长。即使挺为孩子可惜,却也无力改变什么。
在顾家村住的时间长了,对这一片土地热爱程度不亚于当地人,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也开始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农忙过后,他们晚上坚持开扫盲班,将一些先进的思想宣导到位,希望能过借此疏通家长的思想。
效果甚微。
他们有时候会想,或许等这些走出去的孩子闯出成绩,其他人才会触动然后奋起直追吧。
不过,好的事情也不少,秋收过后,大家就开始忙着果树的事儿了,每年也就这个时间比较闲一些,能发展副业。因为镇上公社的组织学习,政府合资在郊区办了个砖厂,产出的红砖比之前质量好了许多,简直不要太受欢迎。
附近掀起了一阵建砖瓦房的潮流。等这阵风席卷了顾家村时,村长就开始规划着要重新分配村里的宅基地了。
顾大勺家人口多得很,这几年他跟着顾德山可是赚了不少钱,加上他爹的鱼塘收入也节节高,所以是第一户找到关系从砖厂买回去砖和瓦的人家。老宅子留给他爹娘以及弟弟,他跟顾三勺搬出去,宅基地就选在顾德山家附近,离学校很近。
看上这一片的人挺多的,于是,你一间我一间,一连串批出去了将近八户人家。从顾德山家到学校的一连串都分完了,等这一片的房子建起来,肯定也会越来越热闹的。
董美丽见状,找到村长询问能不能把她的户口落到顾家村来。
这么些年过去了,她还是没能把刘仨他爹给熬死,老人家身子骨虽然一直不怎么好,但是命却挺长的,熬着的同时还在一直催着刘仨生儿子。眼看着董美丽一直不回去,都已经放弃这个儿媳妇了撺掇着儿子“休妻再娶”。
接管了如今村里头的一些手工活,靠着这些琐碎的东西挣了不少钱的董美丽可一点儿也不心虚。她现在也没想着刘仨了,分居几年,别说是她,连刘桃桃姐妹俩都已经把这个爹给忘得差不多了,只除了每年过年得拜年然后拿到个小小的红包。
顾村长知道这里头可操作性,看着一脸认真的董美丽,迟疑后说道:“美丽啊,叔不瞒你,是可以操作的,但是你姓董,就算跟夫家离婚了,也该回董家村去落户比较合理的。你父母都在呢,别到时候被人戳脊梁骨。”
他给办个事儿也简单,盖个章去镇上走一趟就得了,可后续的事儿没法交代。
“我明白,我爹娘那边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村长,我也不是非得这个时候办事儿,你知道的,孩子明年就到镇上读初中了,我是怕这中间出变故。”董美丽现在收入不错,因为村人都帮着守秘密,刘家村的人无从得知。
如果要是被他们知道了自己能挣钱,而且是挣不少钱,肯定就得扒着她吸血。董美丽一想到这样的后果,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既然现在在顾家村待得挺好,又何必回董家村讨人嫌呢。
她当然知道哥嫂和弟弟弟媳不会嫌弃自己,可时间长了谁知道呢。董美丽从来不想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