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忙的一片火热朝天。
弘治皇帝见了,不由得开怀大笑:“朕……咱一直听闻这松江府富饶,现在看来,果真是名不虚传啊,丝毫不亚于天津港那边!”
天津港几乎是北边最大的港口了,几乎承载了大半北直隶海上货物的流通。
而这松江府也能如此繁华,可见一斑。
“所谓苏常熟,天下足,此话,名不虚传啊!”弘治皇帝说道。
松江府这边紧邻着苏常二府,松江这边如此繁华,想来那苏常也不会差。
这便是大明兴盛的体现。
“走,四处看看,转一转。”
弘治皇帝开口,旋即低声吩咐:“朕微服巡狩,你等……称朕为牛爷就是。”
跟着一行人一路向西,大抵走到了华亭县。
放眼望去,田间地头有着许多百姓忙碌着,所种之物,却不是这边高产的稻谷,而是……桑!
这边,竟是改稻为桑了!
“这事,怎么看?”弘治皇帝问。
种稻谷是可以吃饭的,而种桑,最多也就只能织布、做衣服。
这华亭县的大部分百姓竟是都放弃了口粮,选择了种桑。
“陛……牛爷,咱以为啊,这是咱大明大兴之征兆!”
宁远缓缓道:“肯定是百姓们都能吃饱饭了,这才选择了可能更赚钱的桑田。”
所谓改稻为桑在大明并不罕见,太祖皇帝朱老爷子之时便颁布了诸多法令,叫百姓们种植部分桑田。
天下社稷,无外乎吃喝住行。
所有的百姓全部种桑不行,口粮会不够,若全部都种稻谷,布匹不足,便会受冻。
然,当下境况不一样了。
开海之后,海上贸易大火,大明的布匹畅销四海,百姓们当然愿意种桑。
至于口粮方面,这两年随着土豆的普及,养活大明的人口也不成问题。
“大明将兴吗?哈哈,好事啊!”
弘治皇帝大笑着,见远处有着一老农正在耕作,便乐呵呵走了过去。
“老伯,今岁的收成应该不错吧?”他问。
“这……”
那花甲老农抬头看了看,见几人衣着不凡,便小心着道:“还好,大概可糊口。”
弘治皇帝微微侧目。
你都改稻为桑了,还只是勉强糊口?
旁边,宁远低声解释道:“陛下,这人是佃农……”
弘治皇帝怔了怔,心底顿时五味杂陈。
显然,这老农见他们衣着不简单,应该是达官显贵,又哪里敢收成好呢?
你这边说收成好,明年那佃主涨租怎么办?
“倒是不容易……”
弘治皇帝感慨着。
这……便是真正的大明啊,诸多底层的百姓,仍旧十分的艰难。
而这等事情,是他坐在那紫禁城的奉天大殿之中万万看不到,想不到的!
“雨季马上就来了,也不知今年如何,若是雨水太多,这一年,也就白费了。”
那老农自语似的道:“要怪啊,也只能怪北边,咱家儿子好不容易考中一个童生,现在却是被逼着去那什么数算了,哎,咱这等老农啊,这辈子别想翻身喽!”
话音落下,一阵寂静。
宁远暗暗皱眉,心底已是泛起不妙的预感。
看这意思……要出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