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们的民族文化能用来艺术再现的东西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只能拍体现越.战、拍体现个人英雄主义、拍科幻、拍战争,拍都市爱情等题材。
但这些电影能传世吗?
只能在公映后进入库房,无人问津。
但张仪谋的电影,可以成变历史教材,他拍的经典影片,能为西方人认同和赏识,能为中国民众所认同,《一个都不能少》、《活着》、《秋菊打官司》等哪一部不是经典,哪一部不是中国民众与命运抗争的历史写照?
可是从《英雄》开始,张仪谋的电影变得让人看不懂了,或许那些知识渊博的影评家,能够通过他的电影阐述出很多发人深省的哲理,但是对于,走进电影院,只是为了放松两小时的普通观众而言,看张仪谋的电影,好像除了盯着大银幕数明星脸,就剩下了看张仪谋故弄玄虚了。
其实说《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烂片有些偏颇,这是一部难以一口定其好坏的作品,一方面作为一部走出国门的商业大片,它已经具备了几乎可以和好莱坞相媲美的影像水准,不管是精美的构图、震撼的场面,还是富满东方色彩的功夫打斗和气氛营造,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自《英雄》以来,古装功夫大片经过多番探索和改良,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基本摆脱了幼稚的情节和蹩脚的台词,剧情生动顺畅,某些场景也能给人带来由衷的感动。
另一方面,这部片在张仪谋的作品中只能算是平庸的一部,没有多少突破和改观。
服饰华美、场面铺张,比之冯晓刚的《夜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张仪谋的导演水平要比冯晓刚高明许多,错落有致的镜头,以及压抑的气氛营造,让这部片相对紧凑和动人许多。
影片也具备不少商业片所应有的噱头和动作场面,沿袭着《英雄》和《十面埋伏》的传统,在为数不多的打斗场面中刻意经营,用心用力。
最经典的一幕当属开头王与元杰比武的那一场,这场打斗和以前武侠片中恣意发挥、凌空挥洒的场面有所不同,而是相对写实和稳重许多,兵器相撞的火花四溅,以及人物眼神的特写,让这场动作戏别开生面许多。
在武器和装备上也让人大开眼界,不管是浮华威武的黄金甲,还是飞索武士们独特的套索镰刀,都体现着创作人员们优秀的想象力和原创水平。
恢弘的战争场面,以及兵种克制等等细节,都能看出导演对于提高影片观赏性和娱乐性所做的努力。
不过这里面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在影片商业元素的控制和把握上,张仪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影片开头的宫女起床场面和王的军队回归的平行蒙太奇叙述,似乎很难让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铺张到极致的场面,给人的感觉倒有些索然无味了。
在天福客栈屠杀蒋太医一家的情节是惊心动魄的,但逃脱不了古装片仇杀与逃亡的陈规,张仪谋在很多场面上极尽炫耀,譬如药房里成百上千御医的流水作业,成千上万的太监清理战场以及合唱之类,但这事实上对影片的叙事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是单纯沦为卖弄的场面。
影片最值得商榷的,无疑就是后面那一场镇压反叛的战争,在皇城里积压得密密麻麻的黄金甲武士,以及王的银甲军队交织在一起,局促的画面中人头攒动,战争的惨烈已经荡然无存,这一场战争已经沦为一种噱头,一个准备让人震撼和快意的场面。
前世,这部电影上映之后,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这场战争基本上没有关于单兵死伤的特写,张仪谋或许相借此告诉人们,这场战争无关庶民,只是皇室家族的内斗,不过渲染战争的惨烈,不是更能体现出封建强权之下血淋淋的残酷吗?
像黑泽明的《影武者》最后那一场殉葬式死亡的战争场面一样,在悲怆的小号声中,挣扎赴死的士兵,不是更能体现影片出的气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