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夜和武大各有算计,到最后的胜负都要经过实力的碰撞,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
呼延灼身为开国元勋呼延赞的直系后人,一直肩负着振兴家族荣光的重任,他不但志虑忠纯,而且骁勇善战,对自己秘传的连环马之法极为推崇,甚至到了盲目自信的程度。
因此,他这一次把胜负的砝码全部压在了连环马上面,企图用这一秘密武器一锤定音。
可惜,武大却已经探知了他还是如原著一样秘密训练连环马的消息,自然也就能猜到连环马一定是他最为重要的手段。
其实连环马根本就是重骑兵的一种变种用法而已,重骑兵最为兴盛的时候就在于隋唐,后来就渐渐淘汰了,原因就是重骑兵有太多的缺点无法弥补,例如,对战马的条件就很高,一般的战马根本就承受不了那么重的复核,毕竟战马和战士都要身着厚厚的盔甲,再加上武器,非高头大马不能承受。
而且重骑兵的威力强在两军对垒时的冲阵,可是如果对方预先知道了有重骑兵,便能提前准备好应对重骑兵的战术,例如可以在地上挖陷坑,重骑兵的软肋就是战马的马蹄,太容易受伤了!而且重骑兵也不能长途奔跑,完全可以派一般的骑兵拖垮他们,然后等待的只能是任人宰割的命运。
所以,重骑兵注定是一种淘汰的兵种,唐朝以后,便很少有纯粹的重骑兵编制了。即便如西夏赫赫有名的铁浮屠、拐子马也不是重骑兵,反而更多的是向弓骑兵、游骑兵方向过度。
到了蒙古时代,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倚仗的就是蒙古马的长途奔袭,士兵们的善射,还有演变自狼群战术的曼古歹射箭法,把运动战的精髓发扬到了极致的地步。而这些骑兵无一例外为了保证机动性,可不会披上厚厚的铁甲。
正是因为知道连环马的缺陷,武大才丝毫不担心,以有备算无备,呼延灼注定要吃大亏。
呼延灼接到张叔夜的命令,立刻便点起兵马,直奔东平府,为了能一举建功,呼延灼尽起精锐,带足了应天府能抽调的六千步卒,还有他压箱底的五百连环马,浩浩荡荡,威势无双。
应天府距离东平府咫尺之遥,只有短短的几百里地,呼延灼遇山开路,逢水搭桥,很快就进入了东平府地界。
东平府城内,武大安之若素,有这坚固的城墙,呼延灼想轻松的取得战果,想的太简单了。连环马就算是再厉害也只能在野战逞威,又不能爬上城墙往来奔驰。
因此,武大的心里相当轻松。
呼延灼看着眼前城高池阔的东平府,有些麻瓜,这可不好打呀!
副将也呲着牙花子说道:“将军,这种城池如果硬拼,得死多少人哪?要不要把他们诱出来?”
呼延灼也有同感,连环马也不能对着城墙硬冲啊!还是得把梁山贼寇引诱出来,再杀他个片甲不留!
呼延灼于是便在城下耀武扬威,让士卒们破口大骂梁山众头领,意图让守将受不住激将法,出城攻击。
可惜,这种小儿科注定徒劳无功,呼延通可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从小接受的就是军事教育,岂会上当?如果是江湖出身或许受不了辱骂,就乖乖的上当了,在呼延通眼里,浮云而已。
呼延灼白忙活了半天,除了士卒们嗓子有点沙哑外,毫无收获,城头上静悄悄的,就连看热闹的,或者回骂的都没有一个。
呼延灼忽然有些头皮发麻,老军伍都知道真正最牛逼的军队不是那种嗷嗷叫的军队,反而是沉默如深潭的,平常看着毫不起眼,战时却漠视生死,杀人如砍瓜切菜。在呼延灼的眼里,梁山军就有了这么一丝味道,应了一句俗话,咬人的狗不叫!
武大对呼延通就交代了一句话:“用东平府的城墙把官军耗的筋疲力尽,然后围歼之。”
呼延通也忠实的执行了武大的策略,岿然不动,由着呼延灼在那里表演,最后还是被逼的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