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
这两者听起来压根不沾边,减税的事刘意完全可以发个公文就可以了,毕竟那群士族豪强不用纳税,叫他们来干嘛,看热闹?
可刘意既然说了,众人也答应下来。各自写信回去打点族人,最好把家里的青年才俊拉出来溜溜,入幕之宾咱们暂时不考虑,混个一官半职也不错。
你看看人家陈宫,一个外地人,刚来就混上主簿了,再看看你们,城管都没当上。
大家各怀心思,粮草调度又需要人手,刘意又问谁可以做主
,一来二去倒忘了郭嘉和刘意的对话。
人之常情,人什么情,族里哪个小王八蛋出息了。崔琰回来了,让他过来。
什么要崔林也过来?那多丢面子。
这一夜有人在奋笔疾书,为家族谋取未来。刘意也在奋笔疾书,只求早日毕业。
不是,她字都练的很好了,荀西席还要她练。
勉勉强强做完今天的功课,刘意啃着荀彧给她布置的作业,关于荫户一事。
像荀彧这种大族,因为族里很多人当官,再不济混个小吏的也有。不管是官还是吏,凡是和公务员沾边了的,那必然鸡犬升天,简单来说荀彧这等人是不用交税的。
要交的是那些平民。徭役和荀彧他们根本不沾边。
这种大族头疼的地方,在于他们被允许拥有一部分佃农,而到底能占多少,荀彧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或者说他自己本人也不知道一个士族能吸纳多少佃农。也许是官位越高权力越大,谁知道呢?
最要命的是,这些佃农被归为士族后,不再交税,就连人也不存在了。
国家的税收是从那些佃农的前身收上来的,当那些自耕农转变为佃农后,税没有了。
一个政府机构没钱是非常要命,没人会为爱发电。
同时因为天灾**,总有部分自耕农会失去土地,没有了土地的自耕农会发展成一支反噬政府的狂兽。
农民起义。
糟糕的是在这个时候,没有钱的政府根本无力镇压流民,于是成了现在这副场景,黑山军起义,因为比较乖,朝廷还招安了。
不乖的杀刺史,朝廷只能干瞪眼。
这无疑是朝廷无能的表现。
你说镇压,兵都是从平民这边抽出来的,那些还活着的平民,有大部分成了佃农,查都查不到,你上哪抽去?
这是个很有趣的循环,世家豪族兼并土地,不断壮大,底层的平民数量在减少,最后干不下去了起义,而起义受到影响的除去皇族,最多就是这些世家豪族。
打土豪分土地不是瞎说的。
刘意有拿下幽州的打算,训练军队,增加粮食产量,新的耕作方式,乃至铁器,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口。
人多力量大,但现在她发现,她手下人的确很多,但是她拿不
到。
刘意看着这份河间郡守送上来的人口统计,百年前河间户口十五万,人口五十五万,过了整整一百年,只增加了五万人。
她忍不住问荀彧,“他们是觉得我是傻子,还是觉得坐在这位置上的是个傻子就够了。”
整整百年,一代人,快的话三代人都交替完了,近五十五万人增减只有五万?整独生子吗?
荀彧回答,“黄巾起义起,冀州多有战事……”
好吧,这话连荀彧都说不下去了。
刘意脸色不佳,她挺想发脾气的,问题是荀彧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对着荀彧骂着实很怪。
她按下心里的火气,心平气和道,“眼下之事是公孙瓒退兵,荫户一事以后再谈。刘公来了没有?”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现在对士族动手她估计得和袁绍一样滚蛋,不过在此之前先把人给我吐出来。
荀彧果然不再多问,侍女去又折返,道刘备已经在外等候,要不要召他进来,荀彧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