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小桌子边上,王大妮擀饺皮白沉音包馄饨。
在两人正准备下第一锅,自己吃的时候,一位路人闻见香味要了一碗。
之后陆陆续续有人点了一碗尝尝味道。
第一天开张中规中矩,由于馄饨的馅料是白沉音亲自调的,料足又香,很快便打开了市场,在这条街上的小吃占据了一席之地。
母女俩每天只卖一盆面,基本一个早上便能卖完,剩下的时间便由自己支配。
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王大妮便做出了在此地停留三个月的决定,并请徐掌柜作为中人租了一间四合院的单间。
白沉音就在此时提出了要上学读书。
“三丫,我们不会在这里停留很久,很快就会走。”王大妮以为自己会很吃惊,没想到却很平静的接受了女儿想读书的事实。
“娘亲,我想读书,即使只有三个月!”白沉音摇着王大妮的胳膊,撒娇道:“娘,你看我这么聪明,三个月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算一天只学到10个字,三个月也够我学900字了。”
“以后我可以帮你写信、读信,帮你看告示。看所有凭证,防止被骗。”
王大妮想算算一天10个字,三个月能学多少字,到底是算不出来。
可她的女儿却可以一口道出,这样一想,她的女儿真的是聪明非凡,三个月足够了。
王大妮答应后便去找打听附近学堂,有没有收女学生的。
如今年代不同,女孩也可以光明正大去学堂上学,还有不少女子学校。
华池市便有一座女子学校,只是这学校收费昂贵,让老百姓望而生畏。
王大妮一听便摇了头,供不起,实在是供不起。
除了女子学校还有一所新式学校男女混校,这所学校的学费没有女子学校那么贵,但也不便宜。
王大妮想着白沉音只学三个月,咬咬牙似乎也能接受。
大不了她每天多卖一盆馄饨。
打听清楚的当天,王大妮便牵着白沉音来到这所学校,学校建的很大,大门口有人看守。
守门的门卫见一妇女牵着女童往学校走来,衣服还打着补丁,便知这是送孩子来上学。
送女孩来上学的不少,但是这么穷还送女孩来上学的少见,可见也是个疼爱孩子的。
“你们来做什么?”门卫不自觉的软了语气。
王大妮手里提着一篮子梨,有些紧张地将手在自己身上擦了擦,拿出一颗梨交给门卫,讨好道:“我是送我女儿来上学,想问问怎么办?”
“大姐你留着给孩子吃吧!”门卫摆手表示不要东西,随后指着一间屋子道:
“只要你交得起钱,孩子随时可以入学,你进去直走,看到那个最高的房子没?第一层最左边的屋里就是收钱报名的地方。”
王大妮连连感谢,又掏出一颗梨,将两颗梨一起放在桌子上,连忙牵着白沉音往里走。
她顺着门卫的指示,来到屋子,只见屋子里刷的雪白,窗户开的很大。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正趴在桌子上睡觉。
王大妮叫醒了他,拘谨地问道:“这里是报名的地方吗?”
男人伸了个懒腰,扫了母女俩一眼,冷淡道:“一年七元钱,住宿包伙食要再加三元钱。”
“七块钱?”
虽然早知道学费贵,但是知道要交7块钱的时候,王大妮还是觉得很贵很心痛。
“我们就能读三个月,三个月后,我还要带着孩子去潞城找他爹,能不能便宜点?”王大妮问道。
那男子一听这话有些无耐,似乎是听多了这样的话,道:“你当这是菜场还能讨价还价呢?最少要交半年的学费,三块五毛钱,中途走了不退费。”
王大妮还想再说些什么,那男子已经不耐烦了,道:
“真不是我不给你优惠,这学校也不是我开的,我也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