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验:“没问题吗?”
“没问题。”
时倦站到最开始的位置上。
她远远地看见笨重的摄像机,打光板,收音器。电影的器材,就算袁导这回比较低调,也远比《纵横》这种大制作电视剧要复杂。
电影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时倦脑子中有许多碎片划过。
她想起自己上辈子出道后第一次拍电影时的不知所措。
又想起她小时候,漫长的时间里,总是一个人躲在昏暗的房间里,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录像带。
有趣的,无聊的,烂俗的,好片烂片。
最后想起喻枫尧留在药盒里的那四个字。
——去拍电影。
“《南城》第一场第一次,A!”
时倦身上穿着十分普通的粗木麻衣。
她的衣服,都是城里面剩下来的旧衣服,旧但是不破,有阿娘专门耐心地补上了上面的洞,还有阿姐觉得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穿衣服朴素,在边边角角上绣上了小花。
南城提着篮子在大街小巷奔跑,偶尔有人看见她,叫道:“南城,来帮把手!”
南城就提下,篮子里放着的是她的刀,还要针线,还有一些烧饼桑果的。
村民们最开始,说台词的时候都有点僵硬。
都是干农活,种果树的,电视是看过,但谁真的上过场啊。就算场务指示着他们,要怎么走,说什么,也有点不知所措。
甚至有两个大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忍不住笑。
对着摄像头,真挺僵硬的。
场务们最开始都有点头痛,直到时倦出来。
不知为何,在场的村民,还有所有人的视线,一下子都放到了她身上。
就好像真的看到了自家的小孩,生出了种莫名的亲切。招呼起来也不尴尬僵硬了——谁还没招呼过自家孩子呢?
时倦对村民露出浅淡的笑容。
南城偶尔是帮人摘菜,偶尔是帮人缝补衣服,偶尔是帮忙哄一下苦恼的孩子。
南城是小城所有人家里的姐姐,妹妹,闺女。
饭点在哪家,哪家就给她添一双筷子。
晚上在哪家,哪家就给她添一条被子。
南城虽说是“城”,但大小,和个大点的村子没什么两样。
村头到村尾,跑十来分钟就到。
这段戏其实很简单,也很温馨。
但一想到这后面小城的结局——李辉帮袁安打着下手,一个大老爷们都有点心酸。
所以这段戏很有必要。
把美好破坏掉,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镜头上抬,留在天边——最后会加上一段CG制作的,带来皇令的鸽子。
“卡!很好!”
这段中间有好几个长镜头。
拍电影的感觉和拍电视剧完全不一样,袁安本来以为要拍好几遍让时倦适应一下,没想到一遍就过了。
之后几场也很顺利,本来准备拍一周的戏份,三天就能搞定。
反倒是袁安步调被打乱——之后就全都是宫里面的戏份,要换地方,还要找新的选角。
时倦下戏,就看到李辉愁眉苦脸从她旁边飘过:“怎么了?”
“小时啊,”李辉挠头,“这不是太后娘娘的选角还没定——”
《南城》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角色除了南城,就是太后。
这两者,哪一个出了差错,这部电影都完蛋。李辉叹气:“本来袁导是准备找他以前认识的一些老戏骨,但不是最近有戏在身,就是压根已经退休不出山了。”
这还真有点麻烦。
“袁导这两天也在愁?”
“可不是,饭都不好好吃。”
时倦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