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点开始行动,总怕会来不及。可是如今,他却只能悠闲度日,手中接了的差事做完了,旁的事现在又做不了,可谓是无奈至极了。
吏治,旗务,军队,火器,海禁……这些都是目前最急需改变的方面,胤禛思量了几年,却一样也不能沾手,甚至提都不能提。
吏治和贪污,上一世他就是因为这个才惹了一身骂名,费心费力不讨好不说,还被老八拿来做文章给他使绊子,所以这一次,他是打定了主意把这个留给老八的。
旗务,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如果没有万全的准备,怎么都不能贸然施为,而且里面牵涉极广,只有等他即位了,才能慢慢开始改革。
至于军队和火器,这两样就更不用说了,即使他现在是个郡王,也绝不能沾手这两样,且不说身为皇子一旦涉及这两样,会引起皇阿玛的猜忌,估计只要一提出来,他争位的资格在皇阿玛心里就被剥夺了,这几年好不容易算计来的一点父子之情和怜惜,恐怕也会彻底毁了。
前年南巡时,胤禛自见过莫璃手中的枪后就动了心思,结果去年寻了个好时机问徽音的时候,却被打击到了,至今为止他都还记得当时听到的话。
“就算我有这枪的图纸,也能把莫璃持有的那一件给你作样品,你确定你能造的出来?工匠、材料先不说,只技术一样目前的大清就做不到,连那枪的外壳你都没办法造出来,旁的还用得着说?”
后来,胤禛在徽音的提醒下,想起了一个人。
戴梓。
在目前的大清,能在火器上有所建树的,就是这个戴梓了。可惜康熙三十年初被流放到了盛京,胤禛一了解当年的事,就越发无奈了,他连给这个戴梓平反都做不到。一来拥有如此技艺的是个汉人,皇阿玛肯定不会松口;二来这里面有南怀仁的缘故,皇阿玛对这个洋人有几分看重,若是为戴梓平反,怕是要徒惹些麻烦。
戴梓救不回来,想发展火器,光凭工部和兵部的那点水平,能有多大进展?胤禛无法,除了暗中派人去盛京看顾戴梓,根本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军队和火器不能改革,那么最后的海禁也只能无疾而终了,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海禁的事还是不要提得好,免得白白死了些人。
这一圈想下来,胤禛郁闷了。夺嫡的事他都安排的差不多了,等着四十七年废太子时操心盯着点也就是了,政务什么的上一世都是处理惯了的,怎么也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可怜他深思熟虑拟好了这么多的改革方案,眼下却一个也动不了。
所以说,胤禛实在是很闲。本来后宅的事,也算得上个事,可今年武氏和陈氏相继小产,引得他整顿了一番后宅,于是乎连这点事也都没了。
区区两个侍妾的孩子,又尚未成型,胤禛并不是多在意,要不是他今年实在没事做,根本不会理会后院那点事,有本事的女人自能生下孩子,没本事的即使生下了,想来平安长大也很难。
女人间的争斗,胤禛上一世、这一世见得并不少,只要不太过分,他确实懒得操心。
一篇行书写完,执笔的手随便将毛笔往笔洗里一扔,胤禛抿了抿唇,心情忽地有些不好。他绕过书桌,大步往外走:“高无庸,更衣,备马!”
凭什么他要一个人在这里练字度日?想到去年底就再没回府的徽音,胤禛觉得很不爽,连颜颜那个小丫头,在皇阿玛离京前都特意求了恩典,溜到庄子上去了,现在那娘俩个指不定多逍遥呢!
心里极度不平衡的胤禛,换了身外出的衣裳,派了人各处交待一声,策马散心去了。至于府里多少人暗恨咬牙,他却是半点不关心的。
六月份的小汤山,处处都是绿色,地里的庄稼长势正好,有成熟了的,已收了点下第二茬种子,只等着过段日子再收一次,好好丰收一年。
徽音的别院西面,有一个活水池塘,栽满了荷花,此时节荷香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