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子虽然跳脱,但孝顺、开朗、尊师重道,还真诚。
“爹?您怎么过来了?”沈霁看见他,问道。
沈亿陆道:“听闻你在帮王先生收拾行囊,所以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沈亿陆比王昭素小十三岁,自己也已经跨入了老年的行列,所以并不会称呼王昭素为“王老先生”。
“这些事何须爹亲自动手?我身强体壮,让我来就行了!”沈霁道。
沈亿陆闻言,忍不住将赵老大喊她去参加腊月近郊狩猎的事告诉她,还道:“爹回来的路上已经帮你想好了,届时你便躲在帐篷里读书,如此一来,就算你不会骑射,官家也不会笑话你的。”
沈霁还没来得及高兴自己能跟赵老大去狩猎,就被她爹泼了盆冷水,她说:“爹,大家都在外狩猎,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龟缩在帐篷里呢?”
“你,七尺?”沈亿陆打量着她的小身板。
沈霁不服气地挺直腰板,道:“荀子于《劝学》篇中曾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可见七尺之躯乃荀子眼中的完美之躯。而荀子乃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的尺度,一尺(21.95cm~22.55cm,平均22.25cm)只有如今尺度(31.2cm)的七成,也就是说,荀子眼中的七尺之躯只有如今之人的五尺(156cm)身躯,而我有五尺三(165cm),那妥妥的七尺之躯呀!”②
沈亿陆:“……”
旁边围观的王昭素:“……”
他先前发现沈霁很喜欢听故事,于是住在沈家,指点沈霁的日子里,他寓教于乐,给沈霁从庄子、老子的学说讲到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再讲到了各方面的著作、主张等。没想到沈霁的脑子这么灵活,不仅记下了这些事,还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了战国时各国的度量衡。
沈霁又教育她爹:“爹别看我如今只有‘七尺’,娘说了,我年纪还小,还可以发育,将来必能到达‘八尺’。”
沈亿陆:“……”
他“儿子”脸皮如此之厚,又这么伶牙俐齿,脑子灵活,自己担心“他”被人笑话从而打击自信心完全是多余的!
最后他没有劝阻成功,反而是李云杳说十二月底,年前的时候要对她进行一场期末考试,成功把她凑热闹的心思给按了下来。
期末考试,这是何等不合理的存在?!
李云杳无视沈霁的哀怨,道:“你且去问在各大书院读书的学子,他们是否有考试。”
沈霁没法找人求证,而李穆对李云杳这种定期检查学习进度的考验方式表示赞同。于是刚受到王昭素夸奖的沈霁不得不为了期末考试而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连赵老大要给她们家修建新宅子的事情也让她高兴不起来。
天气渐渐转凉,很快便到了王昭素离开的日子。沈霁十分不舍,多次挽留他,但他去意已决,且只想回老家养老,沈霁只能护送他出汴梁十里地。要不是王昭素坚决不让沈霁相送,她只怕要把人送回酸枣去。
“师祖,您可要长命百岁,这样我才有理由去找你玩,不是,找你请教问题。”沈霁道。
王昭素哈哈一笑,道:“为了你,老朽必定再多活几年。”
——
送别王昭素,汴梁便也迎来了寒冬。
十二月,己亥,畋近郊。五品以上京朝官及其子弟皆可伴驾出行,因此这次近郊狩猎要比往常热闹许多。
沈霁跟着沈亿陆缀在赵老大之后,——赵老大并不想坐马车,因而除了部分不会骑马的官员、世家子弟之外,其余人都骑在了马背上。
沈亿陆见沈霁并不似以往那么活泼,不禁低声问:“继宗,怎么这副神情?让官家见了,指不定要问你是否不高兴来狩猎。”
沈霁道:“我只是想,机会难得,若两位娘跟隐娘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