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憨头憨脑的狗子――毕竟是芙蓉宝宝落难时认识的“朋友”,爱屋及乌了。于是小黄的命运就此改变,从青草村走了出来,不仅到过岳阳城,往后即将定居京城,成为天子脚下尚书家的珍贵狗子。
与康禹闲谈两句,一旁的姜遥按捺不住主动开口,梅寻玉这才分给他一丝关注。得知身旁这貌不惊人的青年竟然姓姜,是太乙门弟子,顿时热情起来,而姜遥也是个自来熟,没一会儿就同梅寻玉聊得热火朝天起来,俨然一副相逢恨晚的样子,完全忘了刚才是怎么趴在窗户上边看热闹边吐槽人家的。
得知他们也要去宜兴,梅寻玉高兴地说:“正好,我与归元山庄江大小姐相识,约好在义安碰头,到时不如结伴同行?”
有机会能见到“江湖第一美人”,姜遥岂有不答应之理?二话没说就应下了。等他脱口而出后,才想起桌上还有两位――尤其是那个娇滴滴的柳姑娘,她看起来不像是会乐意与人同行的样子reads();。
不等芙蓉和康禹表态,旁边一桌走过来一个中年男子,正是沈蕴留下来的部下之一纪云峰。他微微一笑,向芙蓉请示:“姑娘,时候差不多了,您看咱们要不要启程?此时出发,傍晚恰好到达下一站。”
芙蓉微微颔首,旁边早已站起来的春燕和春草立刻围了上来,她才起身,春草便麻利地给她整理起微乱的裙摆,春燕手中握着一把伞,两个丫鬟一左一右侍立在她身侧,规矩严整。
见状,康禹也放下杯子起立,对梅寻玉抱拳道:“我们人多,只怕无法与梅公子结伴而行了。”又冲姜遥笑了笑,“姜公子既然要与梅公子一道,那就在此告别罢,咱们宜兴再见。”
姜遥愣住,和梅寻玉眼睁睁看着他们一行人往外走,直到走出茶楼,还从窗边瞧见拿着伞的丫鬟已经撑了起来,将柳姑娘遮得碰不到一丝日光,那道翠绿色身影就这么袅袅婷婷的上了马车,消失在视线中。
他咽了咽口水,转头问梅寻玉:“梅公子,你见过江大小姐,不知柳姑娘与江大小姐相比,孰美?”
冷不防被他问起这个,梅寻玉怔了怔,回想了一下江清浅的容貌,委婉而圆滑地回答:“这……柳姑娘自是花容月貌,江大小姐久负盛名,二位姑娘如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在下不敢轻易评判。”
姜遥掂了掂他这话,柳姑娘的出身来历他们俩都不知道,而江大小姐背后靠着归元山庄,有那么一对大侠父母加成,又与梅寻玉相识在前。饶是如此,他也只说“各有千秋”,这话中的水分含量……那可就大了。
想明白了这点,姜遥心口一痛,用无人听得见的声响喃喃道:“只盼第一美人实至名归,不然就亏大发了……”
在这小镇分别后,看似是芙蓉一行人快一步,但因为一边有马车,另一边姜遥梅寻玉几个人则是轻装上阵,快马加鞭,所以最终他们还是前后脚抵达义安。
义安是个挺大的城市,不似那小镇一般只有一条主干道,来去都避不开碰面。在义安短暂的停留一晚,两队人马并无交集,直到次日,于一荒郊野岭上,芙蓉才终于得见“江湖第一美人”的真面目。
有个那般丰姿出众的爹,江大小姐自然是很美丽的,只是碰上的情形古怪,叫美人脸色不大好看。
他们一队人马,有男有女,皆骑着马。男的就是姜遥和梅寻玉并他的两个小厮;女子则一下多了四位,除了在小镇上卖身葬父的少女之外,还有江大小姐与她带着的两个丫鬟。一行人堵在路上,叫后头来的车队无法前行,康禹上前询问情况,发现都是熟人,见他们一个个面色不渝地盯着前头,也跟着打量情况,问道:“怎么回事?”
叫这群年轻男女止步不前的不是什么庞然大物,也非山贼土匪,而是一顶轻纱小轿。那小轿精致无比,周遭垂着飘逸的丁香色轻纱,随风飞舞着,轿中隐约能瞧见坐了一个女子。抬轿的四个轿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