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念叨了几遍曹昊误国,才稍稍平定激动的心情。
“阿然,这份计划书,还有第二步?”
唐悠然:“有是有,不过太|祖去的突然,师兄他那里并没有留下卷宗。”
曹辰心中惋惜不已:“三星居士他可知其中详情,他对此事,有何看法?”
唐悠然:“师兄曾说过:‘待学院为朝廷、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一旦此事办成,才可实行第二步计划。
到那时,朝廷就可仿照‘万花学院’的形式,在各州府兴办义学,令适龄孩童免费就学(一至三年)。
在校期间,学文习武,教他们识大义,知忠君爱国。
像格物、农耕、商贸等学科,必要精学一科。如此一来,这些孩子毕业后,无论是务农、经商、参军入伍、进入朝堂,还是留在学院继续深造,做一些发明创造,或成为留校教师继续培养人才,于国朝都大有益处。’”
曹辰微微点头:“计划很好,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先不说办义学的银钱从哪里来,只说朝中诸位重臣,他们怕是不会愿意看到有这样的学校兴起。
万花学院,因阿然、三星居士不涉朝堂,他们或许不会过多关注与阻挠,就算他们想阻挠,朕亦可坚持己见,一力支持。
但如果真要在全国各地兴建这样的学校,又并不尊孔圣人为先师……”
唐悠然打断他的话,笑道:“所以说,才要慢慢来呀,等万花学院培养出几批弟子,三到五年后,这些学子都已成才,或入朝堂、或入军伍,或深入民间。这些人的成功,自然会带动许多人,影响许多人。不提他们各自的人脉,只说等他们对陛下有所助益时,再说于各地兴办义学一事,受到的阻力必定大大减少。
且,咱们也没说不尊孔圣,儒家虽不利于进取,但它历经千年,几次朝代更迭而不倒,可见其还是很好用的。
我们办学校,只是为了让百姓更明理明智,更忠君爱国。我们只是为了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也方便国家的统一管理。
没有人想与儒家做对,虽然这些学子并不是正宗儒家一系,但他们也不是法家,不是墨家啊?
难道这世上的学问,就非得分个你我,辨个明白。
皇弟治国,难道不是谁好用用谁么?学说不也一样么,以法治国,以儒治民,用各家之所长,为朝廷、为民生添砖加瓦,岂非更好!”
曹辰双眸如电,心情激荡,大笑:“此言大善!”
话音刚刚落下,他忽然又正了神色:“阿然,万花谷要入世么?”
话一说完,曹辰就有些后悔。他这样问,唐悠然不会误会他想将万花学院握在自己手中吧?虽然他的确很心动,但他真不是这个意思。
他自己也知道,有些事情最忌外行胡乱插手,教育大计,太|祖那般人物,都信任三星居士,任他施为,他曹辰自然也有这样的胸襟气度。
唐悠然皱眉道:“入世?在这个世界,万花谷只有我与师兄两人。且师兄已摸到了破碎虚空的边缘,如今也只是压制着修为。他打算等□□的计划落实,学院正常运行,就离开这个世界……”
说着说着,唐悠然有些明白皇帝的想法了,他该是看明白了太|祖对教育的重视,自然对‘万花书院’有些想法。这样一个在未来可以改变整个时代的书院,皇帝想握在自己手中,这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真让皇帝插手,那书院最终会走向什么样的未来,就不可而知了?
上有所好,下必附焉!
皇帝曹辰就是再英明,他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向。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而一个人的格局,自会改变他对事物的判断。
并非说皇帝的格局不够大,而是他看的,还不够长远。
那些在他眼中的奇技淫巧,未来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那些在他眼中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