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胤礽篇45(3 / 4)

方啊,瞅瞅这毓庆宫哪儿还有地方了?东边儿时奉先殿肯定不能动,再往西边阔以阔就到乾清宫了。

若是扩到了乾清宫边儿上,康熙肯定得炸毛。

胤礽在脑子里想了想皇宫得地图,琢磨着等他登基以后一定要想办法将毓庆宫阔一阔,东边儿西边儿都动不了,南边儿也没地方,那就只能拆北面得延禧宫了……

康熙见胤礽想事情想得出神,于是停下脚步询问道:“保成想什么呢,这般专注。”

“没、没什么,儿臣就是在想,宫外的那套宅子该如何是好。”胤礽随口扯了一个听起来还算是靠谱的话题将他刚才走神的事儿岔了过去。

宫外的那套宅子也是康熙亲口赏给胤礽的,即便才刚刚开始动工,也断然没有再收回去或是就此搁置的道理。康熙从来没将这件事情当作是个问题,面带笑意地告诉胤礽,那套宅子建好了以后就方便胤礽出宫了。

“要不然保成还想经常去你大哥府里借住?”

有套自己的宅子总归是方便一些,想到自己上一辈子打拼多年才在帝都买了套住宅,如今轻轻松松就在二环拥有了一套豪宅,若是在上一辈子怕是睡觉的时候都能乐醒。

“若是儿臣出宫,大哥定会叫上儿臣饮酒,到时候估计还是在大哥府里歇下了。不过儿臣可以和大哥商量,这顿在大哥府里,下顿换儿臣府里……”

康熙听着胤礽的安排只是笑笑没再说些什么,只要胤礽能一直这样沉稳下去,别说是宫外的府邸了,日后整个大清的江山都是他的。

胤礽不知道是那句话瞎猫碰上死耗子说到位了,系统任务的完成度又提高了5%

美得很,美得很。

因为胤礽原本就是太子,被废去太子之位的这段时间的表现又在那里摆着,再加上康熙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不厚道地折腾了好几回,以至于朝臣们对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一事上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

甚至有种“可算是又有皇太子了”这种解脱的感觉。

皇上与太子之间的信任又恢复了,这对于朝堂来说无疑是一件能够安稳人心的事情。康熙趁热打铁,又为四十八年的殿试拟了一道题目,让胤礽代替贡士来讲述其中的道理。

康熙拟定的题目是效忠皇帝,砥砺名节,这个题目一听就很应景。

题目的内容是:人臣之于国家,谊均休戚,所谓腹心股肱,联为一体者也,倘或营已怀私,背公植党,则臣职谓何?夫不欺之谓忠, 无伪之谓诚,古名臣忠与诚合,然后能守正不阿,独立不倚。今欲戒欺去伪,以共勉于一德一心之谊,道理何在?

即便胤礽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但还是从系统里查询了标准的答案来讲述。康熙的意思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反对臣下营私结党要尽忠皇帝。

这样的题目看似简单,但要想写出花儿来着实有些难度,胤礽宣讲完毕就退了出去,随后和康熙讲起了他看到有些举子听到试题后的模样,有惊喜万分的也有抓耳挠腮的,总之什么样儿的都有。

这些都不是康熙关注的重点,沉默了一会儿,康熙开口问道:“保成觉得,朕应该录取什么样儿的举子为好呢?”

录取什么样儿的人肯定不能通过答题时的举止来评判,即便凭一张试卷就断定一个人的水平高低也不十分妥当,但已经是相对公平的了。

胤礽想了一会儿才答复道:“儿臣还是希望能多录取一些务实的举子,即便他们的文采不是那么的出众。”

文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又能让地里的粮食多产两担或是让黄河不再泛滥,至于不想录取那些只会拍马屁的人入朝做官,胤礽就没戳破这一点了,相信康熙也能听明白他的话外之音。

康熙和往常一样,并没有立马对胤礽的见解做出点评,胤礽也没多做考虑,随即便回乾清宫偏殿稍作休息,然后去了趟寿康宫去看望太子妃与阿木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