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接到京城来信,才知道康平帝趁着众臣对孙长玉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而弹劾他麾下之人的机会,狠狠地惩处了一批“孙家人”以报复回去的事情,顿时哭笑不得。
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父亲韩迁的手笔。
如此也好,正好警醒孙长玉注意自己的身份,不要以为君主年幼,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不在京中,他这个首辅就可以为所欲为。
想到京城有韩迁坐镇,韩彦便放下心来,专意推进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
脱欢忙着后院扑火,自顾不暇,边境一时晏安,工期进展得十分顺利。不出十日,一切便都走上了正轨。
韩彦见状,便将人员调度、勘探开采等具体的工作都交由祁年负责,他自己则抽空去了一趟辽东军大营,探望已经能够下床行走的谢之仪。
毕竟是师出同门,眼下又同朝为官,不管政见、立场有何不同,该有的礼数总该是尽到的。
韩彦到得谢之仪帐下时,谢之仪正在帐内伏案沉思,听得通禀说是韩彦前来探访,他立刻从沉思中惊醒,起身整容敛裳,吩咐请进。
二人见面,少不得一番契阔。
“先前一直在忙着圣上交代的差事,未能及时过来探望,还请谢师兄见谅。”韩彦拱手歉然道。
双方立场不同,难免都有所保留和忌惮,比起同僚的身份来,显然以同门师兄弟的私交论处更为合适。
韩彦这句“谢师兄”一出口,机敏如谢之仪便猜到了他的意思,遂顺势笑应道:“韩师弟有有皇命在身,自然是耽搁不得。不妨事,不妨事。请坐。”
韩彦会意一笑,拱手致谢。
自己的这位同门师兄,于察言观色上向来机敏非常,要不然也不会凭借自己的能力,收获赞誉与帮助,一步步走到今天了。
两人分主宾落座之后,韩彦少不得询问谢之仪的病情:“谢师兄今日觉得如何?身体恢复得可还好?”
谢之仪闻言眼色一暗,再抬头时已是云淡风轻,客气地笑应道:“本就没什么大事,将养了这半个多月,早就恢复得差不多了。昨日我还跟国公爷提起,想要早些去鹞子岭看一看呢。毕竟,愚兄也有皇命在身嘛。
“不过,国公爷却说鹞子岭的一切事务都有祁尚书和韩师弟主持,进展顺利,让我只管留在营中安心养伤就好……”
语气虽然淡然寻常,但是韩彦却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谢之仪那份深掩于中的委屈和不满,心中不免感叹。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谢之仪虽然出身贫寒,但是自入学启蒙起,便是一路受着师长的夸赞与提携成长的,如今更是荣任钦差大臣,肩负重要使命。
可是等到了辽东,他才发现一切都跟他想像的都不一样——镇国公非但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欣赏他、提携他,反而处处质疑他,而他也没有能凭借自己的兵法谋略,智擒脱欢,立下惊世奇功,反而落得身心俱败。
这样的落差,肯定会对他造成不小的打击。
“国公爷也是为了谢师兄您的身体着想。”韩彦笑劝道,“再说了,您是钦差使臣,代表的是朝廷,如今又是为国事而受的伤,国公爷怎敢怠慢?谢师兄且放宽心,日后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还少不得要您主持呢!”
若是一切顺利,最迟腊月中旬,他就要启程返回京城了。再不回去,还不到孙长玉得闹成什么样子呢!
至于祁年,作为一部尚书,肯定也不能离开太久。
而镇国公要负责与瓦剌对战之事,当然更不能接手管理鹞子岭掘铁铸兵一事了。
剩下的,就只有身为户部侍郎精于计算并且颇有谋略的谢之仪了,不论从哪方面看,他都很适合接手之后的工作。
可惜谢之仪不知韩彦的打算,只以为韩彦这话是在安慰他,闻言苦笑一声,摆手道:“韩师弟就莫要再安慰我了。可怜愚兄苦读了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