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首辅兼辅政大臣的嫡幼孙女出嫁,惊动几乎整个京城的官场。
没有门路的,就腆着脸将贺仪送到孙家门房的手里,想方设法地在孙长玉面前留个名儿,以图日后好攀扯关系;本就有往来的,自然是早早地奉上厚礼上门道贺,借机再进一步了。
除却与孙长玉极不对付,连表面往来也不肯费心维系的,还有那清高狷介,不屑疏通门路的清傲之人之外,几乎整个京城排得上号的人都奉上厚礼,到孙府恭贺去了。
而孙长玉竟然也一反常态,不再择客接待,而是但凡是前去孙府道贺的,他全部都一一笑着接受了他们的心意,并且客气地邀请他们到时携眷赴宴。
当然,那么多人孙府当然是不可能全部都招待完的,孙长玉这邀请也不过是句客气话罢了。
官场上的人都是猴精,自然掂量得清楚两家情意的斤两,关系不到,自然不会腆着脸去赴宴,给主家难堪的,也给自己找不自在。
韩彦得闻这个消息之后,愁眉紧锁。
舒予见了,便故意与他玩笑道:“不过是嫁女设宴罢了,即便是这客人多了些,以孙家的实力,也不会招待不起的!”
韩彦知晓舒予是有心宽慰他,遂扬唇一笑,叹道:“你说得对。”
即便是孙长玉有心借此机会拉拢朝中官员,培植自己的势力,以韩家如今的权势地位,只要有心,还是能够与之抗衡的,他就不必在这里“杞人忧天”,让舒予也跟着他忧愁不展的了。
孕妇要保持心情愉悦!
韩彦这么一想,遂丢开满心的忧愁,笑着与舒予“逗弄”起她肚子里的孩子来。
然而私下里,他却与父兄在书房里商量老半天,一致认为必须从现在开始,防范孙长玉结党营私,专擅朝政。
按照规矩,送女出嫁,当天女方是不大摆筵席的,所请不过是送嫁的亲族或是至交好友而已,真正大宴宾客以示答谢是要等到三朝回门时的。
所以能够在三月初六当天留在孙府赴宴的人,不是孙家本族或是亲戚,就是与孙长玉父子关系极好的故旧门生之类的。
孟氏因为和孙畅音的母亲方氏是闺中密友的缘故,而且又内疚韩彦对孙畅音的“辜负”,所以三月初六那日特地去给孙畅音送嫁。
等回到府中,孟氏少不得与戚氏和舒予提了两句孙府送嫁的场面,言谈之间也顺口提了赴宴的一二宾客。
舒予原本只是听个热闹,图一解闷儿罢了,谁知竟然听孟氏提到宾客里有谢之仪的话,顿时就惊了一下。
谢之仪与孙长玉只有同朝为官的情谊,既无亲缘,更非师生,一向交往不多,他怎么会赶在孙畅音出嫁当天去道贺送嫁,并且还留下来一道赴席了?
舒予直觉事情有异,便笑着多说了一句:“母亲说的谢大人,说起来还和相公师出同门呢!”
孟氏笑着点头应道:“正是呢!他们先后拜在国子监祭酒章庭之章大人的门下,正是同门师兄弟。”
话锋一转,又颇为自豪地感概道:“不过,当初子介可没有谢大人受章大人的喜爱。”
当然了,如今则要另当别论了。她这个小儿子,孤身入深宫救出幼主,又一路躲避追杀,最终扶助幼主归朝主政,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太傅兼辅政大臣,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呢!
舒予闻言笑着点头表示理解。
品学兼优的学霸和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的“劣徒”,作为师长会更喜欢哪一个,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对了,谢师兄都去登门道贺了,相还公未曾过去,这样会不会显得太过失仪了?毕竟,大家都是同朝为官嘛……”舒予蹙眉试探道,言语间颇为担心。
“那怎么能一样。”孟氏不知舒予话里的深意,闻言笑着安抚她到道,“你不必担心。子介虽然和孙老大人和孙家的几位大臣同朝为官,但是和他们都没有过深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