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当年泡蜜罐长大的毛头小伙,娶媳妇就一句话,刘吟梅因刘侍郎的事耽误了婚事,若没好的宁愿不嫁了,娶进来的媳妇可不能嫌弃自己的妹妹,逼自己妹妹出嫁。
这样一来,媒婆们就不好再为刘吟梅说亲。毕竟刘吟梅这个年轻,除了做填房就寻不到什么好亲事,可这没前房儿女前程又好的男子,有比刘吟梅还年轻的人也会盯上,这才是正经的上不上下不下。
谁也不敢担保姑娘没嫁进之前满口答应,嫁过来后在一起过日子就看小姑不顺眼,想随意把她许配出去。
曼娘带了礼物来探刘吟梅时就正好遇到两个媒婆嘀嘀咕咕地走出去,嘀咕的不外就是刘大爷怎么会来这么一句,这样的话说出来,刘家还怎么娶媳妇?曼娘对秋霜使个眼色,让她寻个人问究竟,这才进了刘家。
刘吟梅已在二门处迎接,数年没见,刘吟梅眉间原先的浅浅忧郁已经散去,笑着行礼:“本该我先去拜访三奶奶的,反要三奶奶先来,倒是我的不是。”曼娘笑着挽起她:“你们初来,难免要归置东西,又不是别人,还讲什么谁先去拜访。”
说笑间两人进到厅内,刘吟梅亲自送上茶,曼娘把带来的东西送上:“不过是些家常用的,想着你们数年不在京,这些东西难免不凑手,就带来了,你瞧瞧,可有合用的?”刘吟梅也没和曼娘客气,唤来丫鬟收进去就道:“受了奶奶那么多的恩惠,还不晓得怎样报答奶奶。以后但凡奶奶有什么吩咐,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曼娘忙道:“这话我可不敢受,传出去,还不晓得别人说我怎样轻狂呢。”,和刘吟梅说着话就往她身上瞧去,见她身着家常的玫红色外衫,底下白绫细折裙子,鬓边只戴了一支小巧珠钗,比起当年显得从容淡然,不再是初见时那恍惚无所依的少女。
其实真要配给徐明楠,还真不错,只是碍于徐明楠和冯毅是好友,以后内眷往来起来别人看在眼里总有些不便,曼娘不由叹气,刘吟梅听到曼娘的叹气就道:“三奶奶想是为我现在还没出嫁叹气呢,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委委屈屈嫁了,倒不如不嫁的好。这几年在家里,也不是没人来说,可说的都是些什么人?三奶奶昔日说的,人这辈子还这么长呢,难道为了旁人说话好听些就匆忙把自己胡乱嫁了?这样爹爹知道,也只会觉得是他连累了我,到时伤心难过。”
曼娘不由赞道:“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年那么娇滴滴的一个人儿,今儿说出这番话来。”刘吟梅又是淡淡一笑:“经一事长一智,若我还没有长进,那才叫糊涂。”说着话,丫鬟进来道:“大爷来了,说要亲自拜谢。”曼娘推辞了,刘吟梅也没强要刘大爷进来,丫鬟出去后又进来:“大爷说了,还请陈奶奶在这一饭,千万别推辞,还说凡此种种,不足以报奶奶大恩。“
刘大爷再三相邀,曼娘也想多和刘吟梅说说话,抽空问问她的心境,也就应了。两人叙些别后的话,曼娘装作无意提起徐明楠:“别的也就罢了,就阿弟的婚事,真是绊的头都疼了。”说着话,曼娘细细观察刘吟梅的神情。
刘吟梅咦了一声:“我还以为一别多年,徐公子已经成亲生子才是。”曼娘故意叹了一声,把徐明楠这周折说出,然后又道:“家父家母都觉得,这姑娘若真是实心实意的,成全他们也未尝不可,谁知竟是如此一个结果,家父家母甚感伤心,阿弟晓得两人不配后,也出外游历了些日子,中秋节前刚回来。”
说着曼娘就摇头:“不说这个了,一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们还是说说这京中这些年又添了些什么样的人家,有些人家又有什么变动。”这些都是刘吟梅急于知道的,又道:“陈奶奶总是那么细心,说起来,还没恭喜过徐二十三小姐出阁,做靖江王妃呢。”
两人一来一往,说的十分热闹,用过晚饭,曼娘也就告辞回家,刘吟梅把她送到二门处,瞧着曼娘上车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