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兴汉室> 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庐(2 / 3)

在我这一边。如今我欲力图革新,重开盛世,荀君可还愿意与我站在一起么?”

“陛下……”荀攸离席拜倒,惶恐的说道:“陛下欲兴汉室,臣岂能不供牛马奔走?”

显然,皇帝对荀攸的这句话并不满意,他忽的厉声说道:“当年奋义诛董,受困狱中仍谈笑自若的荀公达,如今安在?可还记得那时怒强臣窃命、忧国忧民之心吗?”

荀攸低头不语,当初谋划诛董,的确有一番忧国忧民的热血,如今身居高位,初衷虽未忘记,但也不知不觉掺杂了私心。

“我一直都是将你视为股肱心膂,”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伸手将荀攸扶了起来,对他说道:“这一次的纳谏,由你来收集整理,按事有轻重缓急,一一分出先后,条陈进上。我等再把要紧的事办了……你放心,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士乃朝廷的根基,根基不动,天下不乱。”

这仿佛是句分量十足的承诺,荀攸不敢轻信,却又不得不信,他看着皇帝诚挚的眼神,心里不禁动摇起来。皇帝有意打击豪强、限制世家,前者是荀攸有限度的赞成,后者则是一直持有异议,因为他的立场就在这里。

眼下听皇帝仍以士为重,可‘士’能代表世家么?荀攸在脑子里飞快地想着,然后答应道:“臣谨诺。”

“荀君以为刘备此人如何?”皇帝换了话题问道。

荀攸想到早上在前殿听到皇帝与刘备之间的一番问对,似乎想到了什么,脱口说道:“刘备有雄才,能得众心,乃当世人杰。”

皇帝听到荀攸口中对刘备这样的评价不禁有些讶异,他追问道:“能得众心,这要从何说起?”

“听闻此人在徐州时便深孚众望,太常陈公、太中大夫郑公等人皆称赞其仁德。徐州士民,如今也多思之。”荀攸对刘备不吝夸赞的说道。

或许是他这一番捧杀起到了作用,或许是皇帝目前并没有重用刘备的想法,在接下来皇帝并没有再往这个话题深入讨论,而是与荀攸接着敲定了许多细节,互相交换了彼此的想法。

一番深谈过后,君臣二人似乎比以往更亲近了不少,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共识,比如革除积弊势在必行,这其中打击不法豪强是不得回避的根本问题。

夜色渐深,窗外的风雪也开始停了,皇帝与荀攸将最后一口酒饮尽,与荀攸一前一后走到门外。

此时的天穹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轮明月,照亮着深邃的夜空,承明庐外白雪如被毯,月空之下皎然一片。

皇帝吸了口冰凉的空气,亲热的抚着荀攸的肩,用着无限期望与勉励的语气说道:“荀君,明日过后,还有一场盛世在等着你我君臣一同打造。你我君臣相得,千万要为后世之人做榜样啊!”

荀攸向皇帝深深的作揖拜倒。

当他起身看到皇帝离去的背影,忽然想到,这可能是皇帝最后一次与他交心了。

鞋履走在积雪之上发出‘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宫道里清晰可闻,路边时不时有积雪滑落的簌簌声,每当一处传来动静,担当护卫的殿前虎贲郎许褚、卫士令马岱等人便紧张不已、警惕的张望着四周。

“陛下。”穆顺回头看了看跟在队伍后头的车驾,又担心的看了看黑黢黢的宫道,劝说道:“这个时候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皇帝再度张望了一眼寂寥的夜色,觉得再无什么好看的,便从谏如流,停在原处。待穆顺将车驾唤来后,他一只脚踏入车内,头朝下看了穆顺一眼,吩咐道:“去鸳鸾殿吧。”

当皇帝来到鸳鸾殿时伏寿早已熟睡,殿内只有几名宦者宫人轮流守夜,皇帝命穆顺免去了众人的大礼,顾自推开殿门,这种回家的感觉顿时让他紧绷的肩头一松。殿内的炭火已经将要燃尽,桌上的博山炉也不再吞吐着袅袅青烟,临窗的桌案上被外间透入的雪光照亮一片,有一柄画着兰草的团扇正摆在桌案的架子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