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此句话与其说是评价,倒不如说是一个提醒,让司马懿、裴潜二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法正,诸葛亮心里一紧,隐隐察觉到了什么。法正犹豫了下,像是思虑了一番,开口对皇帝说道:“臣以为,可两方并举,先大造声势,言说朝廷将遣兵入子午谷,实则遣一路数千精兵走骆谷夺兴势、另一路数万人走陈仓。若是陈仓之兵先至,则可谓骆谷分担贼兵,反之亦然,定教张鲁尾难顾。”
说完,法正便一脸认真严肃的看着皇帝,像是等待对方的反应。皇帝同样深深的看了法正几眼,忽然一边摇头一边‘哈哈’笑了几声,拊掌说道:“善哉斯言!荀君、”他对荀攸示意道:“你来点评几句?”
荀攸低垂着目光扫视了桌案上的地图,他的眼神流转,从一条条山川谷道上掠过,像是预见到一支支精兵如川流从山道中行过。只听他淡淡说道:“中兴以来,朝廷常用的仅有褒斜、陈仓、子午等三条入蜀山道。根据谍传,斜谷的栈道已为张鲁焚毁断绝,道路不通;而子午谷的出口又有黄金戍等壁垒,易守难攻。”
他简单说了几句后,开始进入正题:“当此之时,朝廷其实也无其他的选择,唯有陈仓道合适行军,至于阳平关等处险隘难越,想入蜀处处皆险,岂有一览无余的?而骆谷倒也不失为一道奇兵之策,不妨用之。”
赵温也自觉要补充什么,他根据自己在益州生活、游历的见闻说道:“张鲁易攻,我出川时曾过阳平,其城下南北山相隔甚远,猝然之间,绝不可守。”
随后荀攸就刚才司马懿等人所说的一一指点了几句,尽管这些人在以后无不是名重天下的谋臣贤士,此时在成熟而富有经验的荀攸面前,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少年,其中最年长的法正也才十七岁。虽然在各方面都很有天赋、甚至比其他同龄人还要优秀,但还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荀攸对他们的指导实属难得,一个个很是认真的听着。
待议论完了之后,皇帝轻笑一声,说道:“今日的事,不用我说,尔等也当心中警醒。此事关乎社稷,切不可外传只言片语。”
“臣等谨诺。”法正等人肃容说道。
皇帝依旧是眯着眼睛笑着,只是笑容在旁人看来有些形式化,直到让这四人依次退下去后,方才喟然叹道:“彼等年纪轻轻,却大有不凡之处啊。”
荀攸低垂着眼,目光深邃,也不知在思索些什么,顺口说道:“裴文行虽然举止不羁,但遇大事则稳重实在;而司马仲达却不然,他心中的思虑太多……”
“是儿最难测也,不得姑妄言之。”皇帝忽然没头没尾的打断道,转而问道:“那诸葛亮呢?”
荀攸一愣,一丝灵光在脑中一闪而过,却未曾捉住。但皇帝这个问句的意思他倒明白,于是也不想其他,既由衷、又配合的说道:“陛下适才不是当着臣等的面试过了么?亦为可造之材,今后可与秘书监众人一较长短。”
“这是自然,若非如此,我又岂会诏其入秘书监?”皇帝满意的笑了,将背往后一靠,手上不知从何处摸来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白玉如意。他拿着如意的末端,用如意的前段似若无意的挠着左手掌心:“自打诸葛亮入秘书监以来,朝中遂有人以为秘书监是谁都能进的,真是笑话,我亲政以来,看人看事,从未有失。这回,可是他们要闹笑话了。”
王斌与朱皓只当皇帝是在玩笑,赵温与荀攸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步出石渠阁之后,司马懿等人迈着步子打算穿过车道,走到石渠阁对面的天禄阁与在哪里读书的其余秘书郎们汇合。在路上,司马懿凑近法正,预先恭贺道:“国家对孝直尤为信重,这次出兵汉中,以孝直之才,或能随军立功,建一番功业回来。”
“仲达。”法正故意与司马懿多走了几步,说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