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她现在美国乐坛小透明的身份, 她不觉得自己能改变什么——能有多大的影响去改变历史。
她上辈子几乎是听迈克尔·杰克逊和惠特尼·休斯顿的歌长大的,两人的音乐是她音乐启蒙的重要部分, 更是她的理想。
两人的死亡都是意外的悲剧——一个疑似被医生用了过量的抗焦虑药物, 一个疑似是自己用药过量,跌入浴盆。
而最让人难过的是, 两人都是在正在努力重拾自己生活的时候(MJ重开巡演, WH戒毒取得成果), 发生了意外。
早前, 作为几乎同时代的世界级巨星, 两人都深陷精神问题和毒品的泥潭, 多年依靠药物才能入睡。
经济和媒体舆论的压力,真的能让人异化到这种程度?
或许他们真的有非常严重的精神问题, 或许其实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严重?卡莉也不了解,而她所了解的只有通过媒体而得到的信息。
而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吸引眼球, 所以便会有剪辑和夸张。
或许在狗仔和网络的放大镜下,任何艺人的行为,不管正常的, 非正常的,都会被一定程度上夸大, 反过来再给艺人以压力。
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让一直沉浸在专辑制作里的卡莉, 突然有了一种无比真切的时代感——从2008到2018, 短短十年,世界天翻地覆,音乐行业残酷更迭。
老一代以一种悲壮的姿态落幕, 新生代以流量的方式崛起。
网络让八卦迅速传播发酵,也让巨星们和粉丝、观众们的距离突然拉进。
形象的维护和经营,突然变成了全方位、7天24小时不停歇的模式;而一切批评和恶意,突然唾手可及如在眼前——每个人都是批评家。
老一代人无法马上适应这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时代,一招不慎,偶像形象便会迅速如雪崩般崩塌。
这些变化要求艺人和其团队必须发掘出更新、更精密的应对机制——有团队协作,封锁消息的,比如不让歌手接触社交网络;也有迅速适应,并学会反向利用网络效应炒作的。
在新型公关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新一代,普遍比老一代(看上去)更坚强,公关失误更少见。
这些思考也提醒卡莉,在个人经理,即经纪人的选择上,必须比艾迪提示的更慎重。
除了考虑专辑和创作的事情,卡莉最近已经开始更仔细地研读音乐行业的相关杂志,如滚石等等,也开始留意各种新专辑后的credits(鸣谢)名单,这里往往是个人经理们露脸的地方。
前世里她知道的出名的欧美个人经理不多,Justin bieber的个人经理Scooter Braun是其中一个,一方面是因为他经常和比伯一起出镜,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后来为比伯规划的音乐路线相当不错,没有让比伯被出道之初简单的青少年偶像形象限制,在口水歌之外发展出了电音的新风格。
加州法律规定一个歌手只能签一个个人经理,但一个个人经理(如果条件允许,比如个人经理也有自己公司)的话,却可以签多个艺人(当然艺人和经纪人的合约里除了分成,也可以规定经纪人一年必须给艺人赚多少多少钱,所以很少存在经纪人会不尽力的情况)。
或许她也可以去找找Braun?当然这种级别的经纪人收费不菲。大部分新出道的歌手,其个人经理会直接选择亲友或者爱人。
个人经理要全面统筹经营艺人事业,势必要和唱片公司有权力冲突,两方都是艺人收入分成的大头,整个合作过程就是要取得一个微妙的动态平衡,全看艺人的分量。
如果经营一个音乐事业很容易,欧美乐坛就不会有难么多o wonder了(仅有一首热单的奇迹)——仔细想想,她现在也算一个o wonder吧?卡莉自嘲地笑笑。
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