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麻烦事很多,但刘襄也不是孤家寡人了,调冀州牧刘虞署理宗室事宜,要求只有一个,收回封邑。
那些宗室的王爵也好,侯爵也罢,死不死,能不能保住爵位,他不关心,只要能废除苛捐杂税,再给百姓分田,官府也能收到赋税,那就没问题,他们可以保留除土地之外的其他家产,也可以保留爵位。
否则,死!
刘虞很为难。
“宜程,如此一来,怕是要失去宗室人望,实封的诸侯王,还有他们支系的侯爵,必然会厌恶于你,恐会投入敌方,合力来讨伐你。”
“吾从不畏惧战争。”打就打,谁怕谁啊,刘襄会怕那些米虫?
刘虞继续劝说:“现在世道乱了,不得拥兵的禁令已经难以约束他们,那个陈王刘宠,据说拥兵好几万,其他诸侯王怕是也会效仿,为何不能定了天下之后再慢慢削藩?”
刘襄叹息一声:“背着这些负担,走不到那一步的。伯安公,你还没看出来吗?这个世道已经彻底的乱了,军阀崛起,汉室要绝嗣了,吾并非与宗室争那点食邑,是要与天下的人杰争夺江山!”
见刘虞还在踌躇,他继续说道:“吾若输了,刘氏江山必定不保,我等不奋起,难道去指望沦落贼手的十岁幼童吗?若非顾念同为高祖苗裔,吾早就砍了他们的脑袋,请伯安公出手,就是怕一时忍不住,把他们都杀了。”
这话一出,刘虞再也无法推脱,只好答应由自己处理宗室的封邑问题。
“想获得实封的,可以立功得爵,从军从政都行。”刘襄留了一个口子,但他不看好那帮养尊处优的米虫。
宗室的问题交给刘虞,又任命荀彧兼任青州刺史,署理青州民政。
主要任务就是在世家豪强手里拿回田地。
“文若,告诉他们,要么乖乖的交出田地,要么我就杀光他们,然后给百姓分田。”
“明公不可过于急迫,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荀彧面有忧色,劝道:“逼迫过甚,必然再起兵戈,有违安定百姓的初衷。不如颁布令谕,可用田地换爵位,必能吸引一批人,有这些为榜样,收回田亩的事情就好办了。”
刘襄沉吟片刻,问周仓道:“收编的兵卒有多少人?”
“十二万三千人。”
“里面有多少是投降的黄巾?”
“十万有余。”
“裁汰老弱,与出战的两万冀州军团一起,编为青州守备军团,将那些跟本地士族豪强有关连的挑出来,单独看押。”
“末将遵令。”
荀彧微微皱了下眉头:“明公是要逼他们造反?”
“文若,可以用钱赎买田地,也可以用产业换,但不能用爵位,立功才能封爵,这一点不能破坏,否则,如何对得起那些兢兢业业的官吏,那些战场搏命的将士。”刘襄
。转头目视荀彧,坚定的说道:
“二十军爵制,必须贯彻到底,吾起兵之日就与将士们约好了的,绝不食言!”
他没有正面回答问题,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可以让步,用利益交换,若还是不从,那就要交给军队去处理了。
荀彧明白了底线所在,忧心忡忡的劝说:“吾会处理好分田之事,但请明公不可急躁,若青州士人皆反,明公会成为天下公敌。”
“春耕之前,完成分田。”刘襄定下了期限。
现在是十月下旬,春耕最晚能拖到四月份,荀彧有五个多月的时间跟青州的士族沟通。
这几个月不用怕青州叛乱,袁术南征扬州庐江郡,扬州刺史陈温败退,袁绍已经出兵豫州,正在沛国驻兵,威胁汝南侧翼,曹操也在颖川南下,牵制袁术的兵力。
河南的三路大诸侯被绊住了手脚,那些杂七杂八的小军阀不用在意,正好趁机解决青州的隐患。
刘襄其实还在等袁术的求援,好让他有借口夺下泰山和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