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和安港码头。
永兴码头是内河码头,是那个被一群人占了的码头,也就是说这个码头只是名义上归官府打理,但是内里被别人管着,有一套自己的章程。
安港码头在兴丰县,因为市舶司的开设,已经修整过了,倒不像永兴码头那么麻烦。
只是安港市舶司马上就要建完了,需要招募胥吏,其它的只要照海港市舶司来弄就可以了。
既然要弄码头,那么就需要军兵的帮助,特别是永兴码头,光靠府衙内的弓手并不能将那群人拿下。
而且,是百姓心甘情愿将银子交给那群人,他们并没有进行勒索,所以唐林也没办法直接捉拿他们。
现在只能两面同时进行,衙役们暗查,寻找那群人的罪证,而唐林同府兵水师联系,通过他们将那群人一举拿下。
永兴府如今有两队军兵,一队府兵,一队水师,府兵负责永兴府的防护治安,水师则是负责永兴河的治安,如今,又加了海港码头附近的海域。
永兴府府兵的营地在城门附近,由经略安抚使统管,也就是永安府路的知府。
驻扎在永兴府的府兵有四军,共有一万兵丁,有两个军都指挥使和四个军都虞候,分别看管四个城门,与府衙并无瓜葛,极少往来,只是偶尔有匪类出没时,才会合作。
而永兴府水师的营地则在永兴河附近,有两军,五千人,有一个军都指挥使和两个军都虞候,如今因为市舶司的关系,正在扩军,打算再扩增一军。
唐林需要先同军都指挥使通信,这次行动水师为主,府兵为辅,水师突击抓捕,府兵守住城门,府衙的衙役则是巡视街道,不放过一个人。
但其中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府兵和水师中间有没有那帮人的同伙,要是消息走漏,人去楼空,那就是一场无用功。
只是唐林的诸多考虑最后还是白费了,因为那群人十分小心谨慎,很少使用暴力进行勒索。
他们是用契书绑住别人的,只要想在码头做工,就得先同他们签订契书,赚得的钱要交给他们三成。
得知这种情况后,唐林觉得能想出这个方法的人,定然是读过书的,而这个团体已成气候,说不定府衙里面就有他们的人。
唐林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却在琢磨其它,这张契书的内容并不正规,内里有很多违反律法的地方,也就说,
制定这张契书的人并不是熟知律法之人。
如果从这方面着手,也可以将那些人判刑。
随后,唐林又派了小厮注意码头情况,发现前段时间收敛了的那群人,越发的猖獗了,也就是说,府衙中有人给他们报信。
这几日,唐林或真或假放出各种消息,观察码头情况,总算找到了那个通风报信之人,不对,应该是几个。
官员里就有两三个,就连肖同知也在私底下给予他们方便,而胥吏更不用说,几乎一大半的都跟他们有关系,其中有几个和他们更是姻亲关系。
花费了几日时间,唐林梳理了众人的关系,能确定的是几个军都指挥使跟那群人并没有关系。
唐林写信给三位军都指挥使,请他们配合,合力将这群人拿下,这是他们的职责,而且又有功绩可拿,何乐而不为?
接到唐林的信,三位军都指挥使各自沉思,到了他们这个地步,想要在升品级是很难的,需要层层功绩加上去才可以。
若是和唐知府一起将永兴码头的事情解决,拿下那些人,也是一笔说得出去的功绩,而且还可以同唐知府打好交道,一举多得。
能做到这位子上的都不是傻子,几人相互配合,根据唐知府的方法,也不用多费心思,就能察觉到军都虞候和指挥使中究竟有谁跟那群人有关系。
唐林将所有的信息都整理出来,终于确定了行动的日子。
这天一如往常,码头上已经有苦力开始搬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