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年岁的都有,小的同小满差不多大,大的有满头白发的老人,安安静静的听书,只是在说书人休息的时候,会一起聊聊天。
“后生,你这是第一次来这里吧?是新搬来的?我们都没见过你。”一老人坐到唐林身边问道。
“老丈猜得没错,小生是第一次来这边,不过不是新搬来的,只是之前一直在城东,这次带着孩子来城西逛逛。”
“这娃儿俊俏,像你,不过现在带着娃出来可得看好了,我们明府说了,现在还有有专门抓小孩去卖的。”老丈提醒道。
“多谢老丈提醒,小生明白的,不会离孩子太远。”唐林笑着说。
“你这一看就是读书人,难得,读书人会到这里来。”
“你这老头说话可真别扭,人读书人怎么了,你看,读书人还带孩子呢!哪像我们巷子里那个武秀才,别说带孩子出来玩了,抱都不抱一下。”旁边的大婶说道。
说道这个话题,所有人的话匣子都打开了,一会儿说我家的读书人怎么样,一会儿说邻居家的读书人怎么样,唐林都插不进去。
“不过,还是读书人好,说话就不一样,要是考上了,那就更不得了!”最后一大娘说道。
“就算没考上,多认识几个字,以后找活也容易。”唐林说道。
一旁人连连点头,说道:“后生说的没错,看你年纪怕是还没考上秀才吧?不着急,先找个活干,边干活边读书。”
“你这说的什么话,读书当然的安安心心地读,哪有去干活的,读书人能干活吗?”另外一个大婶不同意了。
两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唐林看的目不暇接,就连唐小满,也都呆住了,长这么大,他还没看过这场面。
“两位娘子说的都有理,只是小生认为到了一定年岁,还是得做些事情补贴家用才好,不然总不能把担子压到父母妻儿的身上吧?”
“没错,读书费钱,我们一般人哪读得起啊,要是能便宜点,我就让我孙子去读书了,不求别的,多认识几个字也好。”大爷说道。
唐林连连点头,将这事记下,设施重要,教育也不能拉下。
看天色差不多了,唐林跟他们告别,打算回家吃饭,一些人也跟了出来,他们也只是下工后来坐坐,现在也得回家吃饭去了。
穿上有些破旧的蓑衣,有个汉子皱眉说道:“这天气,每次一下雨,走路就一脚泥,下边全是泥水,回家怕是又被婆娘骂了。”
其余人纷纷附和,永兴府的路面一部分是石板路,还有一部分则是夯土路。一下雨,脚上、衣服下摆就都是黄泥水,让人颇为狼狈。
唐林看了看,自喃自语道:“若是不修集市,倒是能先把路给修一修。”
正巧一旁男子听到了,说:“你这书生在想什么啊,现在能修集市就不错了,还想修路?我们明府够忙了,你就别添麻烦了。”
“小生只是这么一想,这路是难走了点。”
“是吗?”那男子来回看了他几眼,见唐林笑眯眯的,才离开。
回到家后,唐林又去换了套衣服,顺便将唐小满的也换了,今天他同一起在安置房玩的小孩玩欢了,一身泥。
吃完饭后,他又去了书房,将今天发现的事情写下来,果然只有去看了才能发现问题。
晚间,例行给小满讲完故事后,唐林回到屋子里,林伊娘看着唐林,脸上满是笑意,似是有什么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7-2700:41:01~2021-07-2800:10: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