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来话长,刚开始船上众人的状态皆不错,也按提举的吩咐,日日饮茶、吃蔬菜水果,众人也都无事。只是沿途,我们在别国登岸补给物资后,渐渐地有人出现了下痢、食欲不振的症状。”
“下官开药后,控制住了病情,但还需要静养,也是万幸,并非痢疾,否则,依下官之能,怕是无能为力。”
听到并非痢疾,唐林舒了一口气,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人将他们送到市舶司的空房里隔离诊断,养好了再出来。
至于船队的其他人,也需要被医官诊断后才可回到县城,也是因为这件事,唐林才发觉,航海除了能带来利益外,还可能会带来疾病。
刘副都知本来还认同,觉得唐提举将这些人安置到一处很是妥当,但在听到要让医官诊断出海的所有人时,顿感不悦。
“唐提举也太过小心了,除了这几个人,并没有人生病,何须如此?”
还不等唐林说什么,郭副使直接回话:“人命关天,岂可儿戏。而且,这世上一传十、十传百的病多的是,你能保证这不是瘟疫?要是真将瘟疫带了过来,刘副都知可愿一力承担?”
“码头通商几十年,我可从来没听说码头出现瘟疫的。”
刘副都知有些不服,他是内侍省的副都知,虽然上头还有班都知和都知,但很少有人会这么不给他面子,很不巧,这个郭老头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没有,是你太孤陋寡闻了,五六年前,宁海码头不就出事了?”
刘副都知语塞,说道:“随你们,还不快来诊断?”
“等着,我得先看看患病的人,若是会感染他人的疫病,便不能前往市舶司。”
郭医官副使看的仔细,这疫病可不是小事,定要好好检查。
看了几例,发现不是疫病后,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市舶司的医官们得到消息后,也赶来给远航回来的人一一诊断。
等所有人都诊断完后,唐林便随着医官们回到市舶司,那些患病之人已经安置在空屋子里了,唐林看过他们后,才同刘副都知谈起此行的收获。
“唐提举,这次我可是长见识了,有些国家银子多,我们的东西一拿出去,那小国的贵人富人尽皆来买,这不,本来五万两的东西,居然卖到了三十五万两。”
刘副都知讲的兴起,又说:“这些东西都是库房堆积的,如今有了这用处,日后怕是得好好规整。”
“这样出去一两趟,国库便能满了。”
“这也是刘副都知的本事,不过这次去琉国,可有什么新奇的种子?或者遇到什么新奇的物件儿?”
唐林先夸了一句,然后将话题引到自己想知道的地方,收成高的良种,这是唐林一直在打听的,也是能解决百姓温饱的要紧物。
“也没什么,不过唐提举喜欢种子,我特意遣人在琉国还有路过的小国买了几大袋种子,够你种的。”
“辛苦刘副都知,市舶司后院已准备妥当。”
唐林听到后,心情大好,就算里面没有收成高的作物,但一些蔬菜水果也可以,丰富一下餐桌。这是还是得先尝试种一部分,若是有害的,还是免了吧!
因为船队归来,唐林也有许多事情要做,至少得把这件事写成奏章,呈给官家。顺便申请再派几名医官,虽然现在医官们也都带了徒弟,可若真要按唐林所想那样,为远航之人诊断,还是不够的,至少得最多四个。
另外还有宁朝银子多了,这货币通胀的问题也会出现,这非小事,虽然近期看不出来,但从长远打算并不好。
当然金银货币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在,调节能力比起纸币来说好了不少,时间内并不需要担心。
唐林如今也是稍作提醒,至少要让朝臣们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