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都指着牛。要知道这会儿子,牛可比人金贵多了。
知青来的当年还好一些,转年春天就开始干活,一天累死累活的干下来,还挣不来一天的口粮,多少人都在怀疑人生。
在城里的时候,他们每个月各种粮食供应票。可到了乡下,除了一点布票,旁的都没了。
而那点布票,一年下来都不一定够做一件上衣的。
条件好的,还能从家里带些钱慢慢花着。条件不好的,想要挣点钱,就得靠在生产队干活得的工分。
乡下的日子不好过,刚开始的时候,知青们还想着返城的事,可随着时间一长,只见有人来,不见有人回。这些人也知道返城的事,希望渺茫。
于是这些知青们,要么娶个本地媳妇,靠着岳家帮衬。要么嫁给村里的汉子,靠着婆家生活。
所以截止林琳他们这一批来这里,知青点就只剩下五个男知青,三个女知青。
知青点就在村子的东边,差不多是在东山山脚下的位置。那里盖了一个大院,两排屋子。一排住着男知青,一排住着女知青。
说是两排屋子,其实就跟铁柱家的房子差不多。一进屋就是厨房,往里走就是一间带炕的屋子。
不过知青点的屋子要比铁柱家的多了一面炕。
一进屋左右各一个大锅,中间一条进里屋的过道。
推开门进去,对应着大锅,左右各有一面五米左右的大炕,住下十多个人不成问题。
这些知青无论是一批来的,还是分批来的,都是面不合,心也不合。
先来的不愿意和后来的搭伙,嫌他们吃的多,干的少。
后来的又嫌先来的抠搜,煮个粥要放一锅水,味还特难吃。
于是久而久之,就分炕分锅了。
这些事情林琳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也快就知道了。
铁柱说完知青点的一些事情,又说了一下工分以及村子里都有什么活。
太叔村位于北方,一年四季,冬天几乎是没有什么活了。秋收之后,晒上几天玉米,然后全村人一起去村委将收上来的玉米都手工搓成粒,村里的男人再赶着车送到县里的粮站,之后给各家发放口粮,分工分,分钱,杀年猪,再分点猪肉,剩下的日子就干呆了。
若是这一年玉米收得早,地里还会种上一些大白菜。若是收晚了,也就不种了。
太叔村土地不少,所以各家各户都有半亩的自留地,家里吃的菜都在那里。要是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自留地里种什么,只要你能自己搞到种子,村委一般不干涉。
所以太叔村的活计跟其他地方相比轻省多了,除了地里那些活,也就剩下养猪和养牛这活了。
种地是忙三季,养猪和养牛却是要忙一年。不过养猪什么的不用下地,工分还是成人工分,所以这活也挺抢手。目前是铁柱他爹,太叔村的老村长俩口子在干着。
其实听到太柱说这些,林琳对于在太叔村的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和南方相比,北方不富裕,却也轻省。这要是分到了南方那种鱼米之乡,说不定要从年头忙到年尾呢。
铁柱见新来的知青都听明白了他说的话,然后看了一眼他媳妇,他媳妇撇了下嘴,转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铁柱嫂子单手拎了一袋玉米面和大碴子放到屋门口。
“你们刚来,也没带什么粮食。按着惯例由村子先借给你们口粮,等到这几天秋收后,你们有了工分再从那里扣,不过肯定没有多少。”铁柱指了指门口的两个袋子,“玉米面和大碴子每样四十斤,一人二十斤口粮。等秋收后,村委还会再借你们一些。”
至于村里也不富裕的话,铁柱这会儿没活,准备等着秋收后再跟他们提。
村委大院在村子的西边,铁柱家正好在中间。本来这粮食是不需要铁柱家出的,可问题是村委仓库里也没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