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行走,便被莫名其妙的按上个罪名,导致家破人亡。
清木镇倒还算好的,毕竟地属偏僻,又少有陌生人来此。但朝廷的命令一但下达,便不管是那个地方,都要进行严加搜查。
这导致许多物业凋零,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紧迫。
“哎!再这般下去,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呀!”沈氏不由蹙眉,原本的喜色也消失殆尽。
他们一家子现在虽有这家铺子勉强维持生计,但若朝廷一直这般下去,人们吃都吃不上了,更别说是穿衣了。
李清欢也叹。
大魏国**不已,普通百姓尚且难以安居乐业,身在朝中争阀的官员又何尝不是?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百姓为生计而苦,官员又何尝不是?万一败倒,便要连累整个家族受累。
李清欢实在不知,也担忧阿青努力考取功名后,将会面临什么?
倒不是她怕受累,而是怕阿青有个好歹。
“三婶马上便要临盆了,还是暂且放宽了心!”李清欢劝道。
沈氏点头。“也只能如此了。但愿那名魏将才子能早些出现,也好早些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魏将才子?”
“是啊!你少有来镇上,可能还不知道。最近从京都皇家灵应寺中传出一段谶语。”
“谶语?什么样的谶语?”李清欢不由好奇。
古人喜欢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因为一句话,便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这话若放在现代是十分可笑的,但在这里,人们却十分推崇。
“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听人说灵应寺中的某日突然出现一片火光,无端的烧毁了大殿里供奉的菩萨。而大火被扑灭后,菩萨的背后便显现出一句诗句来。叫,叫什么魏将有才子,身归林隐中。越知天下事,吾由定乾坤。”
“定乾坤?”
“不错。据说当时菩萨莫名着火,令前去上香的香客惊慌不已,认为是菩萨发怒,要亡我们大魏。就连灵应寺最为德高望重的方丈也是这般说法。
当时还惊动了皇帝,亲自虔诚上香跪拜,愿菩萨息怒。而后菩萨金身上出现的那句诗句,便被灵应寺方丈解开为,菩萨看在皇帝虔诚认错的份上,愿再给大魏一次机会,并指派一名魏将才子出世,能知天下事,亦能凭借一己之力匡扶正业。
只是这名魏将才子,身隐于世,虽知晓天下之事,却不一定愿意出山。”
李清欢听到这里,便大概知晓了缘由。
难怪近日总有官兵四处查问,态度却十分的平和,就连乡下也不放过,感情是为了找什么身归林隐中的才子。
不过这些话,李清欢是不信的。
她倒是更宁愿相信,这是某个权术大臣又在背后玩弄什么阴谋。利用人们忌惮虔诚的灵应寺,来制造出这样一段谶语。
然后再借机找一位这样的才子出来,好当做傀儡操控。
如此,既顺应民心,又得天理,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极好办法。
李清欢不由摇头。
难怪这大魏能**成这个样子,当政者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还一味的推崇。也难怪被那些贪赃枉法的权术大臣玩弄于鼓掌之间,**政治,祸害百姓。
沈氏见她摇头,不由劝道:“你可别不信。那皇家灵应寺是出了名的有心则灵,能让菩萨金身上显现出来的诗句,必然是不同凡响的。否则,也不会连皇帝和满朝文武都推崇至极。”
李清欢便笑。“既是有心则灵,那为何那么多的百姓前去祈福保佑,这大魏国依旧如此不堪?”
“嘘。”沈氏立即捂住了李清欢的嘴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可千万别再说了。否则让人听了去,你是要遭大难的。”
李清欢不可否置。她可以不信,但并不代表可以乱说。
“我知道了三婶。”
李清欢没把这件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