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桑叫上余二郎往隔壁杨家去。
杨家人平时对隔壁几家倒不怎么热情,对方家倒是挺热情的,余桑对杨家人,也止于认识的程度。
余桑看院门没关,她站在院门边喊:“有人在吗?吴婆婆杨翁翁在吗?”
她已经略微看到堂屋中的人影,只是不好直接进去。
韩娘子走出堂屋看:“余桑啊,你们兄妹来有事吗?”
余桑拉着余二郎往杨家堂屋门口方向走,看到堂屋里已经有些昏暗了,桌子上用锅盖盖着一个大陶瓮,看似正准备要吃晚饭了。
余桑道:“韩婶子,我爹来让我问问,你家有秤吗,借我家两天。”
韩娘子是杨老大的媳妇,杨家中年辈就一男两女,大的杨老大,小的杨二娘子和杨三娘子,杨二娘子嫁给了大通镇里开杂货铺的,至于杨三娘子,余桑还没见过呢,夫家是谁,也不知道。
韩娘子往余家扫了一眼,然后跟余桑说:“我也不大清楚,我进去问问去。”
秤在这个时代,也算有些贵重的物什,怎地杨家连自家有没有秤都不知道?
韩娘子进去问了一下,很快就出来了,她道:“你回去跟你爹说,有是有,就是前段时间借人了,还没还回来呢,也没说清什么时候还回来。”
韩娘子又问:“你家借秤做什么用啊?”
既然不借秤,余桑就不是很想告诉她做什么用的了,这个阳畦种菜也不是什么很难的技术,就怕大家都知道好处,全学了去,她家就少了一项经济来源。
余桑回去把借秤结果说了,魏老太冷“哼”一声,道:“怕是不想借,找的借口吧。”
余满山听了没说话。
第二天,余满山把田地的事料理完,就去了一趟乌安塘,回来的时候,他提着一杆秤。
余桑新奇地问:“爹,你去哪里借的啊?”
这周围,能拥有秤的,也就家境稍微丰实的杨家,以及小地主方家,杨家都不借,更何况方家了。
“你认识的,就卖草鞋的翁翁家。”余满山把秤小心放好说。
既然有了秤,那明天就可以去镇里卖菜了。
“爹,我明天一定要去,你记得早点喊醒我。”
余满山没打算不带余桑去,全家算起来,最有主意和见识的就是余桑了,除了年龄小些,走去镇里慢些,他很乐意带着余桑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余满山就打着火把,先去田里摘菜。
当天卖的菜,必须得当天摘,不然就不够新鲜,卖不上好价钱。
嫩生生的小白菜,直接用镰刀齐根割断,丢进箩筐里。
菠菜必得连根拔起,很多人爱吃带根的菠菜,那根带着一丝甜。
蒜苗,不管是当调味料,还是炒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需得连根拔。
冬萝卜,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萝卜,那也是很棒的,不过应该卖不上高价,因为萝卜能放,有些人家储存了夏秋的萝卜在地窖里,倒是萝卜缨,这个时节是没有的,可以焯了水炒来吃,这个应该值些钱。
......
余满山摘了菜,新鲜的菜还带着很多泥,他又挑去河边清洗。
天已经微亮,冬季的河面冒着白白的雾气,人哈一口气,也能在空中看到白气。
余桑已经知道这地方叫什么了,她所处的地方名叫李家湾,李家湾只是一个村,李家湾这个村,又在大石坝这个乡下面,而新明县总共两个乡,其中一个乡,就是大石坝乡。
这时候的乡和镇并不存在隶属关系,镇并没有辖土,而是由商业活动形成的地方。
新明县又在固安军治下,就余桑理解的,固安军应该是类似于市级一样的存在,其他一般都叫某某府或者某某州,府、州和固安军这个“军”,是同一级的行政划分。
而固安军,又在潼川府路下面,潼川府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