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锦泽功夫好,带领着投奔而来的漕帮众人在义军中很快便有了名声,有他带着,文玉轩和文玉安俩人很快便登记了名录,领了统一发放的衣服,暂时还没编排到哪个队伍,毫无意外的被安排到了漕帮栖息的地方落脚。
本来陶锦泽想带着两个徒弟熟悉一下营地,但是突然有了急事,不得不离开,走之前留下了一个漕帮兄弟,让他照看一番。
大敌当前,前线吃紧,义军这个营地并没有太过建设,之前听林语蓉说过,义军的人一直是八成人在前线,两成人在营地休整,轮流替换,现在平谷县的人只是义军的一小部分。
之前听说义军有一万人左右,看平谷县里人头攒动的景象,苏冬青感觉人数应该不止那些。
苏冬青猜测的没错,很多流民抱头流窜,这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没有食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冻死在逃亡的路上,便一股有一股的流民投奔了义军,当然不是为了杀蛮子,只想不被饿死冻死。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投奔义军的人也抱有各种各样的心思,一部分是为了这里的三顿饭,一部分是想在混吃等死,更多的是拖家带口的,加入义军最大的目的就是抱团取暖,男人被分配到前线,女人可以在营地做工,孩子也有吃的,总比到处乱跑风餐露宿强。
出乎苏冬青意料的是,营地的女人不少,看样子都很忙碌,走路匆匆脚下带风,看样子各自都有要做的活计。
听陶锦泽留下的漕帮兄弟说,义军中按队分配,一队一百人,流民现在有一万六七千人,是最多的,其次是漕帮,有三千多人,另外还有各路江湖人士,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听说文玉轩和文玉安是陶锦泽的弟子,分散在各处抓紧时间休息的漕帮人都跑过来看,纷纷报上名号,一时间文玉安俩人就有了几十个大哥。
你们是少帮主的弟子,那就是咱们漕帮的人,以后咱们兄弟命都是连在一起的
虽然咱们漕帮在义军只有几千人,从前可有几万人的帮众,等以后各地的弟兄都云集在此,那个时候就是蛮子的死期!!
除了陶锦泽弟子身份这一层,漕帮的人也看出来这俩少年日子并不凄苦,衣服崭新,脸颊发亮,不愁吃穿的境况下主动来义军,足以看出是有血气的人,就冲这点,也是条值得钦佩的汉子!!
苏冬青想找林千寻,可惜被告知林女侠在前线,离这还有百里,苏冬青不得不将收拾的包裹交给漕帮的人,等林千寻回来待为转交。
中午的时候,有人拎过来三个桶,两桶里装的是糙米饭,一桶是满满的米汤,这就是义军最丰盛的午饭了。
文玉轩和文玉安也算是义军的人了,也有份,漕帮的人为了照顾两个少年,给他俩盛的还多些。俩人真的好几年没见过这么寒酸的饭了,二话不说,面不改色的闷头吃了起来。
与凶残野蛮的蛮子相比,其他的并不重要,既然来到这里,什么都要习惯!
苏冬青和苏冬桥兄妹俩也各得了一碗,一口下去,正好咬到一个小石子,牙硌的都酸了,往下咽的时候嗓子眼都被划的生疼,苏家兄弟俩默不作声的把一碗都吃了下去。
俩人毕竟是少帮主交代要照顾的客人,那个漕帮的兄弟在一边不好意思的道;我们这伙食就是这样、这样有点等少帮主回来就好了
苏冬桥连忙摇头,没什么,我小时候遭蝗灾,啃草皮撑了大半个月,有的吃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他这样一说,那人也感慨道:是啊,比这苦的日子也不少,我们这里起码有的吃,无家可归的流民饿着肚子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这个话题显然很沉重,屋里头登时就没人说话了。
吃完饭,苏冬青问了几个上过前线的人,得知他们大都在挖沟渠,做工事陷阱,鲜少同蛮兵正面相对,稍微放心了些。
午后,陶锦泽还是没回来,看了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