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少
苏冬林三兄弟开始收庄稼,大人孩子都上山了, 苏冬青和郑氏在后院做饭,干完活直接吃现成的饭,不但吃的好,也给谢氏她们省了不少事。
郑氏在外面看着火熬药,中午这顿饭就是苏冬青掌勺,不管是碗里的还是盆子里的,亦或者是盆里的锅里的,全都吃的溜光。汤都被倒到米饭里搅和着吃了,原本多做着的米饭都吃的一干二净。
大人还好,几个半大的孩子抱着肚子打饱嗝,累了半天,吃顿好的,实在是太惬意了。他们不明就里,一脸期盼的看着郑氏,“奶奶,真好吃,晚上还是这些吗?”
孙子孙女都这么问,郑氏当然只有点头的份,苏冬桥嘴欠,一边剔牙一边嘟囔:“回来的道上我还寻思呢,这么多肉,要是娘做就可惜了,
还好是青儿…哎,哎,娘别打了,我就是随便说说,不是嫌弃你做饭不好,是青儿做的太好吃了嘛。爹他们是没说,可比平时多吃了一碗半呢,我不过是实话实说…”
郑氏照着三儿子的后脑勺打了几下,看到他一蹦三尺高,嗔道:“好吃不好吃也把你们都给喂大了,再多说一句晚上就没你那份饭了!”
苏冬桥连连告饶,郑氏这才收手,虽然故意拉着脸,她心里是高兴的。这么多年了,家里老少头一次聚在一起, 一个都不少,吵吵闹闹的,真是热闹。
吃完饭,刘氏推推自家几个孩子,“去给你小姑帮帮忙,从前那么乐意跟你小姑一起玩,才几个月不见,怎么就开始认生了呢。”
三个人纷纷上前提水扫地,老三苏正非不但没动,反而还把脸扭到一边去,他讨厌娘亲这样,都是一家人,上赶子套近乎做什么。
刘氏就想让她三儿子在苏冬青面前多露脸,
看他犯倔,气的暗地里拧了一把,把人扯到一边,咬牙切齿的道:“小兔崽子,你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文家那个死了爹娘过继给你小姑的孩子都去县城读了书,你以为他靠的是谁,没有你小姑他吃都吃不上,哪还能上的起私塾!”
苏正非眉毛皱成了一团,虽然他年纪不大,可早就懂事了,他做梦都想读书,可不想用这种法子,实在是不够磊落。
刘氏在外人眼中都是精明的,可对着自己的犟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急道:“你是苏家正经的血脉,给你小姑关系更亲,你同她走的近,再求求她,指不定就出钱供你读书了。咱家啥样你也清楚,能把肚子糊弄饱就不错了,难道你想跟我们一样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再说了,你要是以后真有了出息,回头再孝敬你小姑也是一样的,你是她亲侄子,以后养老送终名正言顺。”
她们娘俩在这嘀咕的时候,屋里头已经忙完
了,三个男人吆喝着该上山了,刘氏伸出手指头使劲点了三儿子一通,直到额头发红才作罢。
现在是一年最关键的抢收时候,大人孩子全都上山,累了一年了,可不能让雨把粮食给糟蹋了。文家大房人多地也多,分家之后劳力丝毫不损,按理说秋收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事。可因为文玉全新娶进门的媳妇一直称病赖在娘家不回来,陈氏气不打一处来,天天摔摔打打,骂骂咧咧,就算是干活的时候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轮到张氏看热闹了,嘴上劝着,“虽然成了亲,可都是小孩子心情,你这个当婆婆的大度点。”
实际上她心里痛快极了,恨不得大声叫好。陈氏刚进文家门时,这是这般跟她对着干,动不动就回娘家,现在风水轮流转,遇到这么一个较劲的儿媳,也让她尝尝这憋气的滋味。
二房那边能干活的不少,可一个个都是懒骨头,磨破嘴皮子都不想动,推一把才走一步。一
块一亩半的山地,三个儿子加上他们两口,半天竟然还没割到头,眼瞅着旁边地都空了,刘氏气的直跺脚,把爷四个骂的狗血淋头。
骂也没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