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6、加试(2 / 3)

起上面这一首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过这一首就已经足够了。

诗词之道在唐宋时早已登峰造极,唐宋两朝的诗人、词人将所能写之物,所能抒之情,所能表之意几乎全都写尽了,后世之人想要在诗词一道有所突破便是难如登天,别说大盛朝,就是加上之前的大宁朝,统共也没几首传世之作。

偏诗词一道又历来为朝廷和所有读书士子看重,否则科举里也不会专门立一项五言八韵诗为必考题目了。

因此他这首诗在科举场上写出来,分量远非之前的《端午》、《七夕》可比,借着科举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他这首诗将会从云州发酵,传遍大盛朝每个州县,传到每个考生的耳朵里。

文靖安本是极度讲究公平公正之人,科举场上只愿用真才实学和其他学子一较长短。

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既然这位陆学政给了这次加试的机会,他为什么不顺势而为?

他宁做有污点的君子,不愿做违心的小人。

人生一世,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文靖安在心里感慨了一番,此时,陆学政和申知府等人已经从震愕当中恢复过来,陆学政到底是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不像李碧存、王所思等人没见过大世面,他很快镇定下来,面不改色,一如既往。

“你等暂且退去,回去等着发总案吧。”

陆学政一语既出,后面已有胥吏就位,领着陪考的知县、教谕等人与众考生依次退出前堂。

本着对所有考生都必须一视同仁的原则,陆学政强行忍住了强烈要跟文靖安对话的冲动,他只在文靖安离场时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文靖安心领神会,给这位陆学政拱手作揖,行拜别之礼。

出了府衙大门,不仅是陈崇章等永宁县考生,便连王所思和宋教谕都忍不住上来问:“靖安,刚才你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学政大人与诸位考官以那般眼神看你?”

王所思不断搓手,问道:“你可是又写了什么传世佳作?赶紧说来与我们听听,洗洗耳朵!”

文靖安“谦虚”道:“传世佳作说不上,就是被逼急了,忽然想到了四句七言,潦草之作,平平无奇,、平平无奇。”

王所思跺脚:“你倒是说啊!”

文靖安:“……”

王所思又要催促,文靖安道:“我自己念出来实在尴尬,不如我写下来你们自己看?”

话音刚落已有七八支笔递到他面前,毛笔都还沾着墨汁,差点将他涂黑一脸。

他取过陈崇章递过来的那支笔,抽了张纸,摁在衙门旁的石狮子上,回头道:“我写完你们再看,不准偷看。”

王所思道:“我堂堂县尊岂会偷看?”

陈崇章、宋教谕等人齐声道:“不偷看,赶紧写。”

文靖安转过头去,再忽然回头瞅一眼,确定这些人都背转过去了没有看他,他便动笔写了起来,刚写完最后“百年”两个字,纸张倏然被人抽走,王所思大喊道:“各领风骚数百年!妙啊!妙啊!”

文靖安:“……”

这群人非但偷看,早已把这首七言绝句背了下来。

陈崇章激动道:“李杜诗篇不新鲜!豪气!豪气!”

宋教谕则跟王所思喜极而泣:“江山代有人才出!永宁县出人才了!大人才!”

文靖安:“……”

这些人太过夸张,又是在府衙门前,引得其他的知县、教谕和其他考生纷纷嗤之以鼻,都认为永宁县这群人太失礼了,见不得大场面,不值得与之为伍。

不过当他们看到王所思手中那首诗,所有人便都愣住了,随后是长时间的无言以对。

当文靖安发现很多人以莫名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