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综历史]独生子> 第二十二章 复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复立(2 / 3)

、得以重立,怎么看都比太子的废而复立要名正言顺。

扎眼的戏码之外,就是康熙给其他儿子的甜头了。

四阿哥胤禛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突出,在太子被废以后,主动替太子向皇帝传话、陈述他的冤屈之处。

他倒也没要什么奖赏,只是希望皇帝将十几年前对他的考语“喜怒不定”改掉,在档案记录中免于记载。

胤禩和胤禛的关系好,倒不避讳什么。

在家里谈起这位四哥,只说他的行事风格依旧如此,只是年龄大了,比之年少时显得不明显了而已。

弘旺听着胤禩漫不经心的调侃,直想打醒他。

在对儿子的评价上,康熙皇帝的考语还是相当准确的。

历史上的胤禩在雍正朝是怎么辉煌开局、一路倒霉,终于到了皇帝完全不顾年少时期的情谊,彻底将他打落尘埃、革除宗籍的地步。更别说死得凄惨的胤禟,更是将皇室权力争夺的遮羞布给掀开了。

雍正皇帝被评价为人酷烈,原因之一就是他处置兄弟的方式残酷。

若是从一开始就不死不休也就罢了,进入这个世界,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弘旺就想了明白,为什么胤禛的儿子弘时会“愚蠢”到为叔父求情,彻底遭到父亲的厌弃。

关系不好的叔父,表面关系处得再好,胤禛也不会放任自己实际上的长子与人深交。

只能是两家关系一直极好,胤禩一直将胤禛当成自己人,胤禛也没和胤禩等人撕破脸皮,反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融洽的表象,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雍正刚登基的时候,对胤禩等人可谓多有恩宠,直接将在康熙朝被打压的胤禩封为亲王,说什么为了安抚八爷党的势力,可他的同母弟胤祯可是只有名义上的郡王待遇,并无封号与俸银,实际待遇依旧是固山贝子。也正因如此,他陡然翻脸、将两个弟弟革除宗籍,才会如此令人惊心。

除了“八爷党”的宗王之外,同样享受过雍正帝爱恨交织、前后反差巨大的待遇的还有大名鼎鼎的年羹尧、舅舅隆科多,这两位曾经受过的荣宠,以及最后的结局,可是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这样极端的性格,康熙只是评价一句“喜怒不定”,已经算是给儿子留面子了。

现在看着胤禛在意这个考语是个笑话,以后再回想起来,恐怕会变成恐怖故事。

胤禛在这件事里为太子出过头得到了康熙的褒奖,其他的皇子也不会落下。除了大阿哥胤禔,其他皇子各个有好处。

大抵是因为群臣保举太子,废太子胤礽依旧是“众望所归”,在走流程,群臣上疏请复立皇太子,被留中了两回之后,康熙便让钦天监敲定时间,在除夕封笔之前完成太子的复立。来年就是新年新气象,旧事再不许重提。

太子这个胤禔咒诅事件的受害者都能废而复立,何况胤禩这个在张明德相面事件里同样被坑了倒霉蛋?

不论事实如何,皇帝给自家儿子找补之下,十一月二十七日恩准敖汉多罗郡王垂穆普尔袭爵,二十八日就复了胤禩的贝勒爵。

至于没过几天,到了十二月份,另一个张明德相面事件里革爵的倒霉蛋普奇,被宗人府上奏说既然已被革退镇国公,就应当将其所有的三佐领撤回,给予他的兄长镇国公普贵,康熙一点没要帮普奇也复爵的意思,那就另说了。

整个大清,在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月的重点,便是复立太子。

康熙催得急,太子本人对复立的事也很上心,但是复立太子的仪式哪是那么快就能准备好的?

钦天监在那里费尽心力地算好日子,还得担心皇帝本人亲自用东方、西方的算法上阵,不同的算法用完后,看哪个日子更近用哪个。

外朝的礼部、内廷的内务府,都忙得要将一个人掰成两个用。又因有各项花费要支取,户部的人也累得头晕眼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