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无论如何也要吃顿饺子,不然还算过年吗?可素饺子是有讲究的,得用鸡蛋提味,可家里早就没有鸡蛋了。椿芽在小棚子里转了两圈,看着那些瓶瓶罐罐,心说困难的日子还长着呢,得省着点。
除夕这天,科室里都提前下了班。
椿芽带着果果赶到家时,齐明瑜已经接了壮壮和阳阳回来了,正在打扫屋子。椿芽就把壮壮哄睡着了,让果果看着两个弟弟,开始准备包饺子。齐明瑜也洗了手,过来帮忙。他负责和面,椿芽就负责调馅子。
她把泡好的干菜切碎待用,再把豆腐焯水后切成碎块,又把切好的粉条跟豆腐、干菜一起下锅炒了炒,加上食盐、酱油等调料,又抓了两把虾皮剁碎后拌了拌,最后淋了一点菜籽油,这馅子就调成了。
包饺子时,一家人齐动手,就连阳阳都凑过来包了几个。椿芽看他捏得歪七扭八的,还漏馅子,好说歹说才把他给劝住了。
困难时期吃啥都是香的,更何况是饺子?
齐明瑜煮好了一锅,就给娃娃们盛在盘子里,沾着醋汁吃。果果和阳阳吃着饺子,喝着面汤,鼻尖上冒着热汗,小脸红扑扑的。椿芽看着心里暖暖的,让明瑜也趁热吃点。齐明瑜呵呵笑道:“椿芽,不急,一会儿咱俩一块儿吃……”
这时候,壮壮睡醒了,自个儿躺在小床上“咿咿呀呀”的。椿芽知道娃娃饿了,就赶紧过去喂奶。齐明瑜煮好了饺子,就盛在盘子里等着她,眼前冒着腾腾的热气。椿芽抱着壮壮走过来,透过热气看着明瑜,看着饺子。
除夕之夜就这么过去了,简单而又温暖。
在最困难的年月里,吃点热乎的就能带来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吧?椿芽记得多少年后,爷爷奶奶一提到六零年是既苦涩又自豪,还常常念叨着:“那时候缺吃少穿,可也熬过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娃娃们却觉得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把你们送到六零年试试?回来后,保准吃啥都觉得好……”
是啊,困难时期吃啥都觉得好吃,就连这腾腾的热气都直暖人心呢。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以下内容请忽略~)
*
雨下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清晨,终于停了。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吃罢早饭, 姜茂山就赶着驴车去了青溪镇。
那边离村子有十多里路, 在河的上游, 地势很高。他想在镇子上找间房子,把家里的东西都搬运过去。临出门前爹特意叮嘱他,要赁套砖房经得住水泡才成。他踅摸了一圈, 最后在高岗子上赁了一套小院子, 有三间北屋带着一间灶屋,虽然价格不便宜可为了保命只好忍忍了。
回到村里,消息已经传开了。
乡亲们是半信半疑,见他家一车接着一车往外搬运东西,也跟着发慌。姜大伯拦着他问话,他就照实说了。
“大伯,都到这个时候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姜大伯一脸疑虑,回到家里也开始收拾东西。还让他儿子去李家寨探路,那边是他岳家, 离河道几十里地, 安全得很。又催促着他兄弟一家赶紧想辙, 实在不行就跟他一道过去。
这么一来, 村里是人心惶惶,说啥的都有。
尤其是村东头的李神婆跳得格外欢腾,说村里有一股妖气, 要给大伙儿招灾哪。可她回到家里,却让当家的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跑路,还派人去给她娘家报信早作安排。
保长也坐不住了,让长工们套上马车去县里。那边地势最高也最安全,再说他家有宅院,搬过去也方便。其他几家大户也行动起来,村道上都是搬东西的,拉粮食的,把路都给堵了。
瞅着领头的都跑了,村里的汉子们也放下镰刀出去寻找落脚点,护堤队也就解散了。椿芽听说后,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