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前夕, 在行宫住了快五个月的刘太后,凤驾终于回到了京城。
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不过弹指一瞬, 可对刘太后来说, 却是她人生之中最漫长、最难熬、最耻辱的五个月。
离开京城之时,她还是权倾朝野的当朝太后,挟天子号令群臣,群臣莫敢不从,可再回到京城,已经物是人非, 她也只剩下了“当朝太后”这个身份。
刘太后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输给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一个她亲手扶植起来的傀儡, 一个她曾经以为的昏庸无能的草包废物!
大半辈子机关算尽,好不容易铲除了挡在她儿子面前的障碍,可谁承想,到头来却是替别人作了嫁衣裳, 真是可笑可悲。
刘太后的凤驾在日暮时分进了城,这天天阴沉沉的, 瞧着像是快要下雪的样子, 街上没多少行人, 到处冷冷清清, 天公不作美, 将刘太后一行人回宫的姿态衬得更加狼狈。
没有大臣相迎, 没有百官跪接, 刘太后的车架就这么一路沉闷地从城门行到宫门,灰溜溜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寿安宫。
郭九尘亲自扶着刘太后下了马车,悄声安慰她道:“太后, 您得看开些,如今大臣们都忌惮着皇上,所以不敢亲近您,但是朝中还是有些大臣心里是向着您的。眼下什么光景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韬光养晦,皇上如今羽翼未丰,咱们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太后自入宫为妃后,还从没受过这般冷遇,心里自然会有失落唏嘘,但她也明白现在自怨自艾也没用,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得提起气来,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
刘太后扶着郭九尘的手臂,昂首挺胸走在宫道上,冷笑道:“哀家岂会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当年徐皇后多有贤名啊,和高宗结发二十多载,最后还不是被赐了鸩酒。如今只不过是风水轮流转,轮到哀家落魄了,但若是以为哀家会就此认命那就大错特错,哀家和人斗了大半辈子,剩下的日子里也是只要一日不合眼,就会和人斗一日!他沈映以为这样就算赢了吗?哼,不过是借了杜谦仁那条老狗的势罢了,和哀家斗,他还嫩点!”
郭九尘听了刘太后这一番话,便明白刘太后斗志未消,于是沉声道:“太后英明,老奴必定誓死追随太后主子!”
到了寿安宫门口,刘太后抬脚正准备跨进门槛,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朝站在后面的昌平长公主招了招手,“昌平,这一路回来你也累了,就不用在这儿伺候哀家了,先回自己宫里收拾吧。”
昌平长公主乖巧地走过来,“是,太后。”
刘太后拉着昌平长公主的手拍了拍,看着她欣然地道:“这些日子多亏了有你在行宫里陪着哀家,你是个贴心的好孩子,在哀家心里,早就把你当亲生女儿一般。你和林彻的婚事也近了,这些日子就在宫里安心备嫁,哀家一定会把你的婚事办得风风光光!”
昌平长公主感激福了福身子,“昌平谢过太后。”
刘太后让昌平长公主回去后,和郭九尘进了寿安宫,寿安宫里也是一片冷清萧条,天色已黑,宫殿里却还是黑乎乎的,连灯也没点几盏,院子里一棵叶子掉光了的树上站着两只乌鸦,在枝头呱噪地叫着,原本热闹的寿安宫,此时看起来竟像是冷宫一般。
进了宫,命人在屋里四处点上火,宫里才亮堂了起来,不像刚才从外面看起来那般阴森了。
刘太后去行宫并没有把寿安宫里伺候的宫人都带走,等到刘太后坐下来,那些原来留在寿安宫里的宫人便一起过来给刘太后请安。
刘太后眯着眼睛数了数人头,发现少了不少老人,又多了几张她从没见过的新面孔,于是问:“其他人呢?怎么就你们几个?这几个脸生的又是哪里来的?”
掌事宫女还没回答,忽听外面传来嘹亮的一声,“皇上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