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这事儿吧,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是崇祯皇帝已经算是半个金手指的挂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指出了蒸汽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科学发展大头,然后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放在内燃机的研发上面。
崇祯皇帝指出了电能是老天爷赐给人间的至宝,必须好好研究研究怎么利用。
崇祯皇帝指出了天上并没有满天的神佛,因为这片星空同样是老天爷给人类的礼物,神仙们都在另外的位面,有着空间壁垒,凡人穿越不过去。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鸟用,除了张显庸更加虔诚的修道,以期有一天能够肉身成圣,穿越空间壁垒之外,剩下最大的改变或许就是对于大明士卒们的影响。
对于大明士卒们来说,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真命天子混,要是落下个军功啥的,死后就算不能混个天兵天将,起码也要在阴曹地府里面混个差事,方便自己照拂后人吧?
或许在另外一个方面,也无限的增强了大明百姓的凝聚力,这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至于皇家学院那边,崇祯皇帝已经恨不得拔苗助长,最好是能弄几个工科狗穿越过来。
无他,皇家学院研究武器倒还算是上道,全金属弹壳的定装步枪出现,几乎是对于原本战争方式的一次大颠覆,就连一直琢磨着全火器化作战的五军都督府都得跟着研究新战法。
然而在其他方面,就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了。
蒸汽机还算是好的,哪怕是没有崇祯皇帝的催促,民间自下而上的强烈需求就在倒逼着铁道部搞出更快更稳的火车出来。
铁道部自然没那个实力去研究蒸汽机车,就算是有那个心劲也抗不过修建铁路所带来的巨大花销,自然是把问题推给了皇家学院。
被铁道部搞的烦不胜烦,又不能把铁道部的人直接打死了事,皇家学院自然也就多分了一些精力在蒸汽机车的研发上面。
然后内燃机和电就成了后娘养的,
当然,这个后娘的标准是相对于整个皇家学院在各种项目上的投入来比对的,如果让那些民间的资本来看,这个后娘手指头缝里随便露一点出来都足够吃到撑。
内燃机迟迟没有动静,这一点崇祯皇帝倒是不着急,反正想要在崇祯五十年之前开上一台汽车基本上不太可能,从后宫到朝堂再到民间也都会反对自己亲自开车。
甚至会反对自己坐上汽车——就跟铁甲舰在港口停靠的时候自己可以上去,一旦想要乘着铁甲舰远航就会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对一样。
至于电这个东西就更苦逼了。
大明时期的人可能想象不出来,后世电的应用有多么广泛,而已经见识过电的各种妙用之后,说崇祯皇帝对于电的研究不上心,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问题就在于崇祯皇帝本身也是个理工科的小白,除了绕线这个概念之外基本上就没剩下啥玩意——提前来台计算机,崇祯皇帝倒是能编出n多的程序来,可是大明朝哪有计算机?
在后宫里面待了没几天,崇祯皇帝就忍不住再一次跑到了皇家学院,目标还是灯泡。
灯泡绝对是个好东西,不先这玩意安装在蒸汽机车上有多大的用,就连马车上也能安装就很给力了。
抛去马车夜间行驶会给民间带来什么样儿的变革不谈,光是军事上的用处就很大了——古代夜里很少行军或者干脆不行军的原因就在于照明手段的落后和夜盲症的存在。
夜盲症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多,更多的百姓已经可以吃得起肉,更不要说卫所里面的士卒。
不缺少营养,夜盲症基本上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土壤,除了极个别的先天性夜盲症之外。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夜间照明手段的落后。
靠着火把行军不是不行,可是火把这玩意的局限性太大,怕雨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