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元公主对驸马张敖,有感情吗?
曾经有,但不多。
张敖之父张耳曾是信陵君门客,逃亡时被一个刚丧夫的富家女相中许婚,借助富家女的财势开启了人生之路。也曾经有过刎颈之交,是著名的共患难的刎颈之交变成不可共富贵的翻脸死敌主角人物。
好运在他和同样有着娶了富家女吃软饭上位的刘邦相识多年,早在魏国灭亡时就常在一起吃酒聊天。
尽管有着“同病相怜”的旧交,张耳其实一开始也并不看好刘邦,但由于死敌陈馀要刘邦拿张耳人头才肯投汉,结果刘邦给了个骚操作:用一个跟张耳长得像的人砍头后把人头送给了陈馀,陈馀这边刚投刘邦,刘邦项城大捷后就飘得饮酒作乐狂欢,结果被项羽偷袭大败而逃时,对岸传来张耳还活蹦乱跳的消息,陈馀大怒投了项羽追杀刘邦。
张耳就只能站在汉王这边,前脚帮着韩信背水一战夺下赵国,后脚就被从项城大败而归连夜潜入营中的刘邦夺了兵权。
好在刘邦借着张耳和韩信的兵马反败为胜后,不光应韩信之请讲张耳封为赵王,后来将十几岁的女儿嫁给三十多岁的张敖。
这显然不可能是出于什么感情因素,跟着自家老爹封侯的张敖也不可能到三十多岁无妻无子无妾,然而在他的记载中,妻子之位只有鲁元公主,连被封侯的庶子之母都没能留下姓名。
而鲁元公主的婚事,在刘邦看来,完全是出于利益交换。
为了换取赵王张耳的兵权和支持,他可以将女儿嫁给大了她二十多岁的张敖。
同样在刘敬出馊主意请刘邦嫁女和亲匈奴时说:“匈奴人兵强势大,我们无法以武力使之屈服,而且冒顿杀父娶母,也没法跟他讲仁义道德,只能从长计议想办法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大汉……”这就是公主和亲的由来。(注1)
刘敬想得很美。
如果刘邦用嫡长女嫁给冒顿单于,还多送点陪嫁,那单于必然以公主为正妻,要是生下儿子那就是太子,以后就是单于。只要他们贪图大汉的钱财礼物,陛下就可以在送礼的同时送去有识之士教化他们,让他们懂得礼节。
这样冒顿在的时候,就是陛下的女婿,死了以后,那就是陛下的外孙做皇帝。哪里有外孙敢跟祖父分庭抗礼的呢?如此一来,匈奴慢慢就没法跟大汉作战,而臣服于大汉了。
刘敬还特地提醒,如果不能派长公主和亲,而是以宗室或后宫女子诈称公主,如果被冒顿知道,不肯尊敬亲近,那就没这些好处了。
于是刘邦竟然真的觉得这主意妙计了,“善!”然后就打算吧已经嫁人生子的鲁元公主送去给冒顿当阏氏。
吕雉差点被气疯了,扯着刘邦日夜哭泣,“我就这么一子一女,怎么能忍心将她远嫁到匈奴?”当年她被项羽囚禁,不能保护子女,就连刘盈等于都是鲁元公主照顾着一手带大,好不容易熬出头,女儿嫁人了,都已经生儿育女,居然还要被远嫁去匈奴和亲?!
这如何能忍!
史书上一句“上竟不能遣长公主”,名义上是因为吕后日夜哭泣哀求,实际上这也是帝后之间的一次角力交锋。
作为刚刚打了败仗全靠贿赂匈奴阏氏吹枕头风才逃回来的皇帝,在这次交锋中显然处于下风,无论是碍于吕后“哭诉”还是其他原因,曾经抛弃妻女踹儿子的刘邦这次居然没有坚持到底,而是用个宫女冒充长公主嫁给了单于,派刘敬前去和亲结盟。
结果的确如刘敬所说,不光这个冒牌长公主没能实现让匈奴子孙为汉臣的梦想,后来历代派去和亲的公主,也从来没有达成这个“美好”的理想,反倒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送人送钱送物,促进了对方的经济发展,在塞外留下无数香魂悠远的公主坟,靠女人起家开国夺得帝位的皇帝们,始终还是没能用“女儿”们的和亲实现征服外夷的梦想。
彼时的刘邦,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