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呢!”
正絮叨着,一个穿着桃红色旗装的女人急匆匆走了进来。她体态丰盈,长相本就是丰唇大眼的明艳类型,打扮得又很是妩媚。虽然肚子那里略有些臃肿,可是整体看还是相当美艳的。就是脑子不清醒,可惜了这幅皮囊了。
这就是李氏,二格格还小,前些天受了风寒,又发热了,就没有带来。她很自然地和董鄂氏坐在了一起,虽然一个是汉军旗的,一个是满族正白旗的,但是两人都爱些诗词书画,很快就惺惺相惜(臭味相投)了。
闲聊了几句,翠浓就掀了帘子,福晋走了进来。
乌拉那拉氏还不到双十年华,却爱穿些深色衣服,眼下带着青,整日里不知有多少烦心事。当正室的女人可不容易,又要管家,隔些日子还要到宫里听德妃的训诫,还背着无子的担子。
清璇望着她,心里想着,若是自个儿是男人,估计也不爱到福晋房里去。四爷本来在外面就够累了,哪乐意回来还要看这一张愁容。
随后又想,福晋见着她们自是不开心,对着四爷,说不定乐呵着呢!这后院里,谁不是顶着几张面皮。
清璇让奶娘把大格格放下来,冲着槿儿使了个眼色。孩子就似模似样地走到福晋跟前,行了个幼儿版的蹲安礼,奶声奶气地说:“给嫡额娘请安,恭祝金安!”
福晋笑了,说:“好好,大格格真乖,去后面玩去吧!”兆佳嬷嬷在槿儿刚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教她请安了,虽然很可悲,但是清璇并没有阻止。
这个时代有自己的规则,既然没有实力逆流而上,不如主动适应。
福晋一般都会在孩子请安之后,让奶娘抱到后院去,孩子还小,不应该听太多大人之间的事。在这一点上,清璇还是很感激的。
清璇和几个格格给福晋行礼请安后,福晋说起了正事。
明天是六月初六,是满族的虫王节,各家各户要到虫王庙拜祭,宫里也会举行大型仪式。
因此福晋要进宫去,太后特地让德妃嘱咐福晋把大格格带去。
这话一出,李氏看清璇的眼神都变了,都是曾孙女,凭什么就让大格格去?
清璇也觉得奇怪,再一细想,应该是五爷的原因了。槿儿因为那串砗磲佛珠,和胤琪起了缘分。他府上没有孩子,对槿儿倒是满上心的。五福晋有时会到贝勒府来看看槿儿,带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去年还把孩子抱到府里住过一日。
结果,巧得很,大格格刚回家,侧福晋就诊出喜脉了!今年四月初六,侧福晋刘佳氏生下第一个孩子弘昇。
这下,大格格就成了五贝勒府里的小福星了。估计也是因为这点,太后才会把槿儿召进宫的。
感受着其他人火热的目光,清璇却如芒刺在背,如此高调,让她觉得很不安。
回到沁玉院,清璇赶紧把槿儿要进宫的消息告诉兆佳嬷嬷了,她很担心女儿能不能平安从宫里出来。
兆佳嬷嬷倒是没有那么心急,看着面上很是焦急的清璇,说道:“庶福晋,大格格年龄还小,宫里的贵人更喜欢孩子的童真,只要不太顽皮就行了。”
清璇细思了一会儿,确实有理。当初作为秀女进宫,是给皇上、皇子挑选女人,自然要谨守规矩。但是槿儿是太后的曾孙女儿,又才两周岁,怎么会苛求于她呢?何况四福晋和德妃怎么也会护着些的,自己是担心则乱啊!
不过清璇还是抱起女儿,认真地说:“宝贝,你今天要听嬷嬷的话,好好学会儿规矩,累了就休息,不要顽皮哦!”
槿儿点点脑袋,小揪揪一晃一晃的,她听话地说:“额娘,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的。”最让清璇感到欣慰的就是孩子一向很懂事,虽然喜欢撒娇,但是一旦自己用严肃的口气和她商量,她都能体谅自己。有时候也难免感觉自己是不是亏欠了孩子。
晚上,四爷来了沁玉院,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