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人上门,将东西打开盖子交给翁家家僮,僮儿将东西呈给翁老,翁老接过盒子捧得远些,看清里头的东西,心里便生出几分喜欢。
“老朽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年轻人有什么事情直说吧,能帮上忙老朽也不推辞。”
“小人家里做的是衣裳布料的生意,可做衣衫,日六百件,愿做兵卒的生意,不得门路,想请大人指点一二。”
“一日六百?”
“正是。”
“你去吧,老头子帮你问问。”
“……等等。”
“看你长相是秦国人?”
“确是秦人。”
“早听说秦国多大商人,没想到一天竟然能做六百衣衫。”
商人出门,便知道此事已经**不离十,他笑了笑,想着日后楚国的兵将盔甲下面是秦国人做的衣衫不知为何觉得有几分趣味。
说来秦国兵卒的衣衫由太后的工厂制作,而且秦国内布料在几样大机器出现之后都改了低价,他是不愿意用这个价格卖才到了楚国来。
商人四弟听说他前些天和人顶价的事儿说:“这么一下虽说不伤筋动骨也少赚不少。”
“不亏,不说卖多少,前两天后街开了家小店从秦商手里拿货,卖的是一样的价钱,却没咱家店里客人多,你说为何?”商人笑道:“这里的人都认识咱们了。”
“你说的有理,秦国只有太后家的店卖便宜布料衣裳,再过些日子,恐怕别家再开店也和后街哪家小店一般了。”
商人心里一惊,片刻之后,忽而笑道:“我只占这几条街有何用,何不再占了这城这国?”
第二天,商人让年轻俊秀的儿子绣花小书去给大姑娘小媳妇发,交代他:“一条街发个一本就够了,不要钱,让他们以后把绣花样子卖到咱们店里来。”
“爹,这不吃亏?”
“这书里的是一门大生意,你去吧。”
商人说话时想到了那两个来给他推销绣花小书的人说的话:“这东西便宜啊,就算拿去白送人也不亏。
商人俊秀的儿子推着装了书册的倒骑驴去街头巷尾,手里摇一摇铜铃,喊道:“送绣花书了!送绣花书了!”
一个姑娘赤红着眼睛冲过来,手里拿着烧火棍子,漂亮的脸上浮着一层戾气,拦着他说:“带着你的货回秦国卖去,以后我织布都没处卖了。”这姑娘说着眼睛就出了一层潮雾,眼圈发红。
商人俊秀的儿子停车说:“大姐莫哭,以后绣花吧,我家店也收,你手巧,绣出来的东西我们高价收。”
那姑娘哼了一声,“我有那个手艺干嘛做织娘!”
商人俊秀的儿子弯腰从前头拿出一本书来递给她:“大姐你看,里头是教人绣花的图。”
那姑娘接过来,翻了翻,咬唇问:“你这怎么卖?”
“送给姐姐了,不要钱,以后绣花做好了来我家卖。”
“谢谢你!”姑娘把书册按在心口一阵风似的跑了。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