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农户,约定明年要他们种的东西以及来收货的时间。
客商半夜就出发,这时候只觉腹中都是寒气,闻言道:“也好,素来听闻方大儒为人忠耿,是儒林代表。咱们去看看。”
但等马车到地方的时候,却见不远处又搭好一个粥棚,旗幡往外一展,乃是摄政王府,他们的粥是直接煮好后带来的,深长铝锅上的盖子掀开,香甜的味道就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开。
客商的眼睛一直往那边看,这边已经排出的长队中有人对他说:“你是外地来的吧,外地来的可以直接去前面领粥。”
客商正往刚布好的粥棚走,闻言指着道:“我去那家便是。”
说话的人踮脚往那边看看,撇嘴道:“不知是谁家派一群下人装的,看着一个主子都没有,咱们这儿,是方家的大少奶奶亲自给盛粥呢。”
客商一时无言,想了想,还是说道:“那是摄政王府的粥棚。”
摄、摄政王府?
住在京畿地区,这点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刚才还振振有词的人立刻不说了。
王府是什么门第,主子们肯定是不能像方家这样自由啊。
渐渐的,这边的队伍往那边的粥棚移过去不少。
落香看向那边,脸上得体的笑容都维持不住。
旁边,一直站在她左右的年轻男人道:“不要放在心上,真正有善心的,这些民众很清楚。”
落香放下勺子,交给小丫鬟去打粥,往后面走了走,看向男人说道:“你不用安慰我,我只是没想到,摄政王也开始会做表面功夫了。”
方旭道:“如果只是为了做表面功夫还好,就担心摄政王是故意针对你。”
不然,不会这么巧。
还真就是这么巧。
摄政王府赠粥命令下来的晚,连粥都是用的现成的给下人煮好的,他们搬粥出来时,府里又重新煮呢。
但落香和方旭不知道,两人低声说了一阵儿,便都心事重重地登上马车离开。
中午,老爷子煮的两大锅可以防风寒的腊八粥全部分完,对给他帮了一上午忙的宿岩和游蕊道:“去药庐吃了饭你们再回城。”
二人正收拾着锅碗、勺子,因为有些人不会带碗,奚老爷子特地准备着百十个碗,放完粥那仆人数了数,说比去年好些,只少了五个。
这时,另一边的粥棚里引起一阵儿骚乱,原来是一个孩子吃得太急,呛进气管里一颗莲子。
奚老爷子解下围裙就要过去,那孩子旁边一个姑娘已经蹲下身来,捞过痛苦弯腰的孩子,不知怎么鼓捣一番,孩子口鼻里就喷出几瓣莲子。
莲子已经煮的软烂,喷出来后自然不那么美妙。
奚老爷子却赞赏不已,点头道:“不错不错。”
人群散开,游蕊也看到了,那姑娘正是冯花,家住距离京城三十里的村庄,父亲在码头做苦力,她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
这时候冯花正在训斥那孩子,“不是告诉你了,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要乱跑乱跳,要不是我跟夫人学会些急救手法,你今天就被一颗莲子噎死了。”
那孩子七八岁左右,她训着,他便低着头,也不说话。
还没走开的人问冯花:“你说的急救手法,要怎么弄?”
这边,老爷子转头,笑着对游蕊道:“那姑娘说的夫人,是你?”
游蕊点点头,“那是我前些天招的护士之一,挺伶俐的。”
奚老爷子笑道:“还是得看教的人水平怎么样,这儿不用咱们了,走吧。”
冯花在抬头看过来时,这边已经没了人,今天他们一家都来了京城,她刚到便看到夫人,只是见人多又忙,才没上前,想着过会儿去见个礼,竟没想只一会儿便不见了人影。
---
下午,游蕊在家看医书,算是给还要加班的宿岩做个伴。
两个小的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