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郡王妃见这两个丫环进退有度,明显是受过很好的调教,不由得一挑眉,只是她的身份摆在这里,自然不能同两个丫环搭言,因此只作不见,扶着身边丫环的手,继续往前走。
她故意走得慢,那两个丫环迟疑了许久,终于还是没有忍住,上前屈膝道,一人道:“打扰夫人,不知方才夫人可曾见着我家姑娘从这里过去?”
另一人则补充道:“我家姑娘今日穿了一身粉裙,圆脸儿,大眼睛,头上插了几朵香香的特别容易招蝴蝶的野花。”
描述得倒是挺清楚的,平郡王妃又有些想笑了。
“你们是哪家府上的?”
这等跟丫环对话的事,当然不必平郡王妃亲自出面,太掉身份,只旁边跟着她的嬷嬷见平郡王妃面露笑意,便晓得了自家主子的意思,主动上前跟那两个丫环攀谈了。
“奴婢玉台。”
“奴婢玉板。”
“我们是贞静夫人府上的,我家姑娘行三,今日随二姑娘一道来山上赏玩。”
俩丫环都是老实人?不,只是她们见平郡王妃虽衣着简便,但气度不凡,更是前呼后拥,不提跟在后面的护卫,光是丫环婆子就有十来个,不似寻常身份,因此都不敢扯谎,骗不了人就算了,得罪人可就不好了。再者,自家姑娘只是性子跳脱活泼了些,又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倒真心不必隐瞒遮掩的。
贞静夫人府上的?平郡王妃微讶,这才记起裘二被太后送入流香庵的事来,初时听说的时候,她还替这姑娘惋惜过,后来在儿子的劝说下,也帮了这姑娘一把,替她稍稍压了压外头的谣言。原来想这姑娘在庵里的日子,不说是终日以泪洗面,但也绝好过不了,才十二岁多点的小姑娘,能经过多少事儿,哪里能面对这样的打击,却不想她竟还有兴致带着妹妹到梨山上来赏玩,这心态竟也是难得一见了。
等等,把儿子从少年才子变成“怨妇”的,不会就是裘二?
这么一想,平郡王妃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看望至善娘子,倒是想去亲眼瞧一瞧裘二。
这时那嬷嬷见自家王妃突然有些心不在焉,便会意的打发了两个丫环,倒也没明着出卖裘怡,只说方才见着几只彩蝶往哪个方向去了,至于是不是追着裘怡去的,就让两个丫环自己领会去了。
俩丫环也都不是傻的,马上就向那嬷嬷道了一声谢,按着她们自己的领会,往那个方向去了。
平郡王妃回过神来时,俩丫环已经走远了,让平郡王妃想问一问裘二此时在何处都不可得,不过,其实也没必要问就是了,因为只要再往山上走,到半山腰的凉亭处,她就能见着在那里歇脚的裘二了。
所以当平郡王妃拐过一处山弯,隐约看到凉亭里的人影时,她还踌躇了一番,见是不见?浑然不知这里头误会大了去的平郡王妃,实在是愁得要死,儿子中意哪家姑娘不好,怎么偏偏就是裘二,不说人家姑娘已经名花有主了,就是没有,只看她如今所处的漩涡,也绝对进不了平郡王府的大门。
罢了,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她到底得瞧瞧这裘二究竟有多么了不得,竟让京中圣眷最隆重的荣国公和最有才情的宗室子同时对她动心。
打定了主意的平郡王妃,便搭着嬷嬷的手,摆出了王妃的气度来,一步步往凉亭走去。
裘怫早已经站起身来,看着平郡王妃一行人。因是居高临下,占了视野更开阔的便宜,其实在平郡王妃看到她之前,她就先发现了平郡王妃一行人。
起先,她还没太意,梨山上景致不错,虽已经过了观赏梨花的时节,但还是有人会到梨山上来游玩的。但随着平郡王妃摆出王妃气度,步步攀高,裘怫已是心中一惊。受过许嬷嬷的教导,她一眼就看出了平郡王妃的一步一行,都是受过宫礼熏陶出来的,这浑然天成的高贵端庄,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学出来。
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