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是连孙权都知道的,已经供应到了东吴皇宫里的东西。只要是长眼睛的,只要是脑子没秀逗的都已经看出了顾雍对阿玉的庇护,没人那么傻当这个蠢货出头鸟,给顾雍刷一波廉洁奉公,执政清明的人望的对吧。能当官的真心没几个蠢货。
除了顾雍这里,王祥那里其实阿玉的名声传的也一样十分的迅速,前头就说了,王祥这一次来东吴,那本来是秉承着结交人脉,为以后战事起来的时候,保护家族利益做准备的,那这一家家的去的地方自然不少。而这去了自然要夸一夸东吴的,夸什么好呢?
地利?对不住,都不是傻子,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个词,从春秋战国就已经有人这么说了,这会儿说人东吴好,听着就假,十分的不符合人家王祥的人设。
说天时?这天下如今地广人稀的,没什么天时好讲,只要不瞎折腾,其实百姓都能自己凑合着活。
就是剩下的人和也没法子说,呵呵,孙权还在呢,在人家的地盘,当这人家臣子的面说人家孙权的八卦?他没那个胆子。
至于说别国的局势?蜀汉刚死了诸葛亮,阿斗继位,就东吴和曹魏的关系,加上诸葛瑾的情分,也不好偷笑人家弱鸡对吧。至于曹魏?谁都知道,明帝曹叡因为亲妈甄氏(就是《洛神赋》里的那个洛神甄宓)的死,和郭太后不对付,在加上没亲生儿子,这宫里内斗的厉害,连着朝上的官员,因为各支持不同的皇子过继,也正憋着劲,这让座位曹魏过来的王祥怎么说?
所以喽剩下的除了些风花雪月,真的是只能说八卦了。而作为向展示一下自己并不是只懂得读书,只懂得些隐士手段的王祥对于说风花雪月的事儿,自然是尽量要减少的,不然这重要性怎么体现。所以啊,这阿玉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窥一斑而见大的例证了。
从这士子上山避居说起,说这天下如今因为经年打仗而导致的民生凋敝;从治病救人,说到医家稀缺对于民生的影响;从蚊香说到各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听明白了没!阿玉出来了!
当然,这偶尔提及什么的,这些东吴的大臣最多也就是对有阿玉这么一个人,还是顾雍这么个自家老大人认识的才子,知道了个名字,有了一个大致印象而已。可若是再加上紧接着从宫里听到的各种有关于蚊香的传说呢?那就不对了。
王祥说蚊香好,那他们可以以为那是王祥不适应这里的天气,所以有一点子效果就觉得了不得,可要是连着宫里,连着那么多的朝臣都异口同声说好,那就不是一般的好了。
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不好,在东吴的大臣嘴里,那也一定都是好的,更不用说小道消息说确实十分的便宜好用了,赶紧的,还等啥,派人采买吧。哪怕是自己不一定用上呢,为了能和宫中的皇帝有同样的喜好,那也是一定要投资的。
这两下里一加,你说,阿玉这名声在东吴成了什么样?反正这两个老头走了不到半个月,阿玉家那和山寨一个级别的大门就此白天几乎都没关上过,一波波的,都是为了蚊香来的,整的后头石缝外头的空地上,晒着的全是药材,连着山下那些佃户农人也被福寿叔紧急培训了一下,成了采药,晒药,研磨的主要劳动力。
“郎君啊,这才几日的功夫,存下的30盒就全空了,那可是每盒100支的。这,这也太吓人了。我听说这还是头一批?这要是再来可怎么办?别的不说,咱们外头几间屋子都住满了,连着新搭建出来的三间也都挤吧着,就是连着顾三家村子,听说都住下了好几个。这么些人要,还每一个都要不下十盒,咱们得做到什么时候去?”
“200个钱一盒,2个钱一支,你说,想做到什么时候去?”
福寿叔说的确实是个大问题,因为这些人来的实在是太突然,除了将本准备给自己的存货给清空,剩下的真心没法子,只能现做。倒不是阿玉不知道这蚊香的厉害,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