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路向南(2 / 4)

孝敬你们四老,毕竟肇庆距扬州相隔千里,有啥事儿自己也鞭长莫及。另一部分给大娃兄弟,其他侄子们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唯大娃兄弟跟着年迈的祖父、祖母,有些银钱傍身我也安心点儿。”

原本孙母孙伯母不要这些银钱,言娘这样一说,也就先收下了。

暗暗决定:都给大娃兄弟们存着。

时间急,三天后就走,自己还要收拾东西。

言娘让孙母和伯母回去和爹、大伯说,大家说说看怎么决定。

如果决定跟着走,也不用急,二管家回京城林府送东西,等回来会经过扬州,到时候和周大夫的家属一起出发。

言娘是希望娘家人跟着去,那样自己就能常见到大娃兄弟了。

这一年多,因为林如海的原因,自己没出府,娘家人也没进来过。

和家里只能通过信件联系。

在信里写一些自己的情况,从来不写林老爷,怕消息泄露。

给孩子写的信中提到过,自古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咱们农家子弟,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舅舅他们做生意辛苦吗?

早出晚归,晚上回家还得为第二天做准备。

见了官差衙役要点头哈腰,给好处费。

从回信的字迹上知道,大娃二娃的字越来越好了,已经读完三千百了。

七岁的小娃娃可以嘛!

三娃的小脚丫越来越大了。

三岁的小娃娃可调皮了。

因为时间紧,孙母和孙伯母急匆匆的过来,晕乎乎的听言娘说了一堆,又晕乎乎的被送回了家。

孙母两人回到家,和孙爹、孙大伯说了言娘的话。

“等孩子们回来说。”孙老头说过,就去铺子里通知儿子们晚上别走,有话说。

晚上孙大哥他们都回来了,听孙母说了言娘的话。

一时沉默。

大家也不知道是跟着言娘夫婿走,还是留下。

“都说安土重迁故土难离。但扬州张家村,本来就不是老孙家的故土啊。”孙大伯道。

“树挪死人挪活。老孙家能为了活下去,从山西逃荒过来,那为了孩子进学,也能跟去肇庆。肇庆虽然远,但是这一次可是从从容容,有人安排,啥也不用担心。”孙老爹同意。

“听说出海能挣大钱,肇庆府临海吧?到时候也能试试。”孙二哥期待道。

“林大人是探花啊。”小五惊叹道。

“全国第三,好了不起。”小六表示想跟着走。

他们两个比较大,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坐的住,三年来已经把四书五经学过一遍。但觉得还有好多不解处,要是能接受探花郎的指导,自己兄弟说不定过两年都能考秀才了。

“如果去,家里的田地宅子铺子要怎么办?还有孩子他娘几个到时候可是要远离娘家了。”孙大哥考虑的周全。

这两年孙家兄弟几个的媳妇娘家,也跟着孙家沾光了,用低于市场的价格从孙家批发凉粉、豌豆黄等,也挣了不少钱。

“城里的宅子铺子能托付给李捕头吗?”孙大伯问孙大哥。

“能。”孙大哥肯定的回答。

自从知道林老爷是谁,孙大哥就知道,为什么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李捕头对自己家这么关照了。

那么,托付给他肯定没问题。

家里老人们带着孩子搬到城里后,他们兄弟觉得做生意,有个铺子会更好,于是孙家就买了个位置一般的铺子。

虽然有李捕头照顾,但该有的差役街霸们收保护费还得交,不过没那么多了。

自家虽然不知道言娘跟着的林老爷是谁,但知道是个官老爷,每次招待他们也胸有成竹不带怕的。

要是林老爷调走了,远水不解近渴,到时候肯定心里发虚,地痞流氓们可是见多识广,火眼金睛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