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一个朝代, 军队里头说奖励,那从来都是多劳多得, 按照功劳说话的, 即使因为等级的关系, 上头总会占点便宜啥的,可相对来说, 已经是难得的公平地方了。对于这一点焦裕丰那是相当的满意。看看, 这不是,他这一次拼杀就没白干, 愣是得了15两银子。若非自家如今收入确实可以,这样的银子,都够家里一家子过一年了。
若是再加上焦大带来的, 贾代化对于他及时提供消息的奖励,那这一次他这干的那真是收获满满啊。连着回家的路都看着漂亮了不少,虽然这还是一片的白雪泥泞。。。
等着到了家里,看到那满脸兴奋,满眼崇拜的两个小子, 那心更是乐的, 都快癫了。只觉得这一刻自己相当的高伟光。只觉得上一世自己没能出息, 那绝对不是自己的问题, 而是没人赏识,没有机会的缘故。稍稍的还未自己委屈了那么一咪咪。
嗯,不对,这里有个问题, 为啥是两个小子?哦,难不成大家都忘了?这京城有些乱的时候,焦大已经第一时间将孙子送到了这边?对了,那孩子如今有了学名了,就叫焦琪,顺了焦裕丰那“焦珪”珪字的玉字边,也是焦大表示对贾代化给自家小辈取名的欢喜尊重的意思。虽然这名字取的和“娇气”一个谐音,可你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比什么大宝之类的更妥当,好听拿得出手的名字。
至于这焦琪为啥到了这里之后,这么久了还没接回去。。。这就是焦世博做下的锅了。谁让他这在学里表现的太好了呢?让这焦琪一来,明明大一岁多,却显得差了好多的样子,这样的结果焦大能接受?绝对不。
作为家长,说自己孩子笨,还没小两岁的弟弟本事?这事儿谁都不会认,不单是不认,还会想方设法的为孩子开脱,寻出点理由来。比如这先生。。。不对,人京城的私塾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开的,没点水平早让人给砸了,更不用说他听说,那夫子可是教导处过好几个秀才的,那绝对不是夫子的问题。更不用说大家一直有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县城的学校比乡下的好,城里的比县里的好,京城的更是全国第一了。这么一想,得,学校问题摒除。
那除了孩子笨,先生不行,还有什么可能影响孩子读书的?自然是环境问题了,别以为大老粗就不懂什么叫孟母三迁。就焦大来看,自家的居住环境那是相当的不利于孩子读书。周围都是谁?
那不是贾家的家生子们,就是贾家的族人。这些人家的孩子,不是好逸恶劳的等着族里的分利银子,就是自小要跟着父母学怎么做活,怎么伺候人。这样人家的孩子成了自家孙子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能带来什么好影响?这边读书苦兮兮的,一日不敢松懈,那边只练就一张巧嘴就能混来银子,过上富户日子,你让孩子怎么想?他们只怕会以为读书很没必要。从而再没了上进的心思。
哎呦喂,往这上头那么一想啊,焦大的心都快跳出来了。他老焦家三代官宦不绝的念想啊,可不能因为这么一个疏忽就断了指望啊。所以第一时间焦大就决定,这焦琪就在这村子里住下了,在家里没有置换到更合适的宅子之前,就跟着焦世博一起上学。
对于焦大这个决定,焦裕丰虽然觉得有些好笑,(从来都是小地方往大地方转学,还真是少见这样大地方往乡下转的。放现代京城读书的,让他去河北,你看那些家长哭成什么样。)可你说不同意?那不能啊,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他这个当叔叔的可干不出拒绝的事儿来。
再说了,想想他,不说原身本来就和焦大柱关系不错,嫡亲的兄弟一般。就是他来了之后,这焦大对他有多好?不说是侄子,就是说亲儿子估计都有人信,那真是什么都替他想的周周全全的。这样的情况下焦裕丰更是没有说不的脸啊。所以焦裕丰很利
索,不但是高高兴兴的接受了,还细心的帮着在沈氏这里说了些话。